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2|回复: 1

"蓝领精英"栏目:征服“洋机车”的“土郎中”

发表于 2007-7-23 17:55: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征服“洋机车”的“土郎中”
———记河南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洛阳机务段工人技师赵现君


推荐者:郑州铁路局洛阳机务段段长王国建、党委书记袁振和、工会主席郭东旭
推荐理由:如今,企业已进入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新时代,企业自主创新,不仅需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人才,而且还需要能把创新思路、设计图纸制作成产品的技术操作者。作为一名铁路职工,首先就必须在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锤炼上提速,使拥有的技能和技巧符合自主创新的需要,能跟上铁路快速发展的步伐。洛阳机务段工人技师赵现君就是一位科技创新的能工巧匠,20年来,他知难而进,结合本职岗位勤学肯钻、苦练技能,让自己成为创效益的主力、解难题的高手、攻关的先锋。先后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完成“五小”攻关项目37项,解决各类生产难题1000余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
【赵现君小档案】
工种:电器钳工
职务:工人技师
创新成果:完成“五小”攻关项目37项,解决各类生产难题1000余个。研制“无触点自动引弧触发器”,该触发器具有自动控制、无触点、触发可靠、寿命长等优点,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运用成熟的单片机技术,设计出CMD型智能型机车速度表,成本仅为原表价格的5%,预计在6K机车上完全应用后将为国家节约资金达一千三百多万元。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撰写了10多篇有关机车技术改造的论文,其中《6K机车劈相机自动控制系统》等4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机车电传动》等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
工作经历:今年40岁的赵现君1987年从学校毕业后,来到洛阳机务段从事机车检修工作。2001年以来,先后被郑州铁路局、河南省授予"自学成才先进个人"称号。


★人们最初认识赵现君,是从他的“6K机车无触点自动引弧触发器”开始的。
1987年,只有20岁的赵现君由郑州铁路机械学校电力机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洛阳机务段电检车间从事机车检修工作。段上使用的机车是1986年底刚从日本进口的6K机车,做工精良,技术先进,很多地方采用的都是微机控制。加上日本当时基于多方面的考虑,采取了严密的技术封锁措施,要掌握机车上的一些高、精、尖技术的难度可想而知。在机车日常使用过程中,有些部件一旦损坏,就需要花去高额费用购进,既用去了大量外汇,又延长了维修时间,大大地增加了机车运营成本。
面对这种情况,一种强烈的、朴素的民族情结在小赵心中升腾:“日本人能干好的事情,我们也一定能干好,而且要干的更好。”于是,他就选择把研制开发6K机车国产代用配件作为自己攻关的努力方向。
赵现君的价值就是从6K机车的一个头灯触发器体现出来的。6K机车在洛阳机务段使用不久,头灯系统故障频繁,直接影响了夜间行车安全。每次发生故障后,都要换上一套从日本进口的新的配件,造价昂贵。为了克服这一难题,赵现君在苦思冥想。夜深了,赵现君的思绪仍然在飞。他全身心沉浸在他的机车王国里,桌上铺满了各种图纸,写满了各种数据。他苦苦思索着,一个灵感使思维一刹那间倏然闯出迷宫。经过努力,他研制了一种“无触点自动引弧触发器”,该触发器具有自动控制、无触点、触发可靠、寿命长等优点,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成果被刊登在国家级刊物《机车电传动》上。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国家节约数万元。
成功的愉悦激发了赵现君继续攀登的热情。他从此走上了一条向机车技术难题挑战的拼搏之路。
为了掌握更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适应运输生产的需要。他积极向各类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老师傅虚心求教,经常在下班后一个人爬上机车一个电器一个电器的琢磨,一个线头一个线头的测量,很快就成了车间的技术骨干。此外,他每年都要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000多元购买电子、电器方面的书籍,并利用业余时间精读它们。
知识总是毫不吝啬地回馈有心人。赵现君很快就成了在洛阳机务段工人中间“响当当”的人物。1998年,洛阳机务段机车中修项目上马后,组装后的轮对需要进行磨合试验,这对保证中修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当时段上却无相应的设备。为了节省资金,段领导一致决定由赵现君担当研制监视仪的任务。面对领导的重托,赵现君感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但他没有退缩。经过两个月夜以继日的努力,他终于将"轮对磨合监视仪"研制成功,保证了中修机车的正常进度。
1999年,陇海铁路重载提速开始。洛阳机务段6K机车的重联连接器中有一大半被损坏,机车重联运行时难于保证操作同步,很容易造成机车坡停及断钩事故。现实要求必须尽快进口或修复重联连接器,但单套重联连接器的进口价为3.8万元,要全部更新将会进一步加剧段上日趋紧张的生产成本。面对这种情况,赵现君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了重联连接器的紧固塑料件及接线方式,利用国产航空接插件及原车旧电缆,用三个月的时间修复组装重联连接器36套,基本保证了机车正常运行。单套重联连接器修复成本仅5000元,仅此一项就可为国家节省资金近100万元。
6K机车所采用的瑞士产机械式速度表经过十余年的使用磨损严重,原表每块价格8.6万元,84台车168块表的修复及保养代价极高,更换更不可能。赵现君运用成熟的单片机技术,设计出了用来代换原机械式速度表的CMD型智能型机车速度表,成本仅为原表价格的5%。该成果取得了上级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并允许装车使用。预计在6K机车上完全应用后将为国家节约资金达一千三百多万元,而且还将为国内其它型号进口机车上机械式速度表的换代升级提供了参考依据。
机车动轮弛缓一直是困绕机务部门行车安全的一个大难题。2001年,赵现君和其他技术人员一道对运行中的机车状态进行跟踪分析,利用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机车动轮弛缓这一安全难题展开了强力攻坚,终于研制出了带有语音报警功能的“机车防动轮弛缓装置”,一次装车试验成功,被大车们形象地称为防弛缓的“铩手锏”,成为广大机车乘务员极其渴望首先应用于本车的“香饽饽”。
赵现君常说:“现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工作质量和效率愈来愈被人们所看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熟练地掌握、运用生产技术并有所创新,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就企业来讲也才能算一个合格的职工。”
面对接踵而至的成功和荣誉,赵现君没有陶醉。“不做则罢,要做就做最好。”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毕生的追求。

        作者单位、姓名: 洛阳机务段党委办公室     张先锋(副主任)
         通信地址:河南.洛阳.瀍河.五股路.洛阳机务段党委办公室
         联系电话: 0379-62721383(办公)
                              13837976256(手机)
        审核人:洛阳机务段党委副书记  武新国  联系电话:0379-62721123
         邮政编码: 4710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26 09:49:39 | 查看全部

回复: "蓝领精英"栏目:征服“洋机车”的“土郎中”

不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人物,要突出记叙人物特色,此文写法上有些陈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