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24|回复: 0

《柳叶刀》:食管癌早筛获重大突破!

发表于 2020-8-28 09:40: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剑桥科学家发明创新性检测“药丸”,食管癌前病变或早期癌变检出率是内镜10倍丨临床大发现

来源:奇点网-Geekheal

  近30年来,食管腺癌的发生率提高了6倍,尽管治疗手段也有了不小进步,但是晚期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5年总生存率不到20%[1,2]。因此,早期筛查和检测对于提高生存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少食管癌患者都有胃食管反流和胃灼热的症状,而以胃食管反流为主要症状的患者中有部分可能有食管癌的前期病变,也就是Barrett食管,但只有约20%的Barrett食管患者是在发展到食管癌之前被诊断的。


  Barrett食管的内镜视图,正常组织为浅粉色,Barrett食管部分病变为深红色

  Barrett食管需要内镜检查确诊,但内镜这种侵入性的,有一定危险性的检查方法限制了对Barrett食管的筛查。

  在最近的《柳叶刀》杂志上[3],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新型非内窥镜设备Cytosponge的首个临床试验的结果,在有胃食管反流症状反复发作的患者中,Cytosponge发现的Barrett食管患者数量是标准内镜筛查的十倍!

  Cytosponge的硬件是一个类似海绵球的医用聚酯网状球体,直径大约3cm,被压缩进一个明胶做的胶囊中,并且连有一根线,胶囊进入食管下段后,胶囊壳融化,“海绵球”膨胀弹出,抵在食管粘膜上,操作的护士再通过线把“海绵球”拽出来,这样就采集到了食管黏膜上的细胞。

                         Cytosponge装备示意图(图片来自sages.org)

  取出后,分析“海绵球”提取到的食管黏膜细胞中三叶因子3(TFF3)的水平,TFF3在黏膜组织中表达,通过增加上皮细胞的迁移、减少上皮细胞的凋亡来促进损伤的修复和愈合,当出现炎症或肿瘤等时,TFF3会伴随病理过程的发展而发生异常表达,它是Barrett食管的一个特定生物标志物[4]。

  在这项试验之前,已经有2项临床试验证实了Cytosponge的安全性、可接受性、准确性和成本效益。因此,这次,研究人员进行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英国的109个全科诊所,研究人员以年龄在50岁及以上,因胃食管反流症状而服用抑酸药物超过6个月,且5年内未接受过内镜检查为条件进行了初筛。

  在2017年3月20日-2019年3月21日间,共有13657名符合条件的患者登记在册,研究人员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封信介绍试验,排除随机分组后选择退出的和在入组前死亡或诊断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后,共有13222人,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Cytosponge干预组和内镜对照组。

  干预组中有2679人(39%)表示愿意参与Cytosponge检测,其中1750人符合全部要求,参与了试验,并且绝大多数(1654人,95%)都成功吞下了Cytosponge,取得了可检测的样本。


                           Cytosponge和标准内镜检测的对比

  经过对TFF3表达水平的检测,有311人的样本呈现低置信度阴性或模棱两可的结果,需进行重复检测,这些患者中有202人(65%)自愿接受了二次检测,190人(94%)再次成功吞咽了Cytosponge,经过这一次,有140人的样本获得了高置信度的结果。

  在干预组中,共有221人的TFF3检测结果为阳性,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内镜检查,其中127人被确诊为Barrett食管,还有4人为I期食管癌或胃癌,另外9人为非典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或I期食管癌或胃癌。而在对照组中,只有13人检测出了Barrett食管。

  接受Cytosponge检测的1654人中有1464人参与了对Cytosponge的接受程度的评分,10分为最高,即完全可以接受,参与者的中位分数为9分,97%的人给出的分数在5分及5分以上。


  这项试验的结果说明,与常规内镜检查相比,Cytosponge检测可以帮助发现更多的Barrett食管,而且参与者的接受程度和成功吞咽的比例也很高。

                                           图片来自pixabay.com

  不过研究人员也提出了试验的一些局限性,首先,同意接受Cytosponge检测的人可能比拒绝的有更严重的症状;其次,在二次检测后,仍然有部分参与者的样本没有得到高置信度的结果,在后续的研究中还需要搞清楚怎样能减少这种问题的出现。另外,TFF3的检测结果需要有经验的病理检测人员手动读取,研究人员正在尝试通过机器学习来进行自动化读取。

  研究的通讯作者Rebecca Fitzgerald教授表示[5],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和数千名患者的测试,他们证明了Cytosponge是诊断Barrett食管更好的方法,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对Cytosponge进行经济评估,希望在未来3-5年内推广到大多数英国医院中。

  编辑神叨叨

  虽然2020年的ASCO已经结束了,但是它对未来几年癌症治疗领域的影响才刚刚开始。为了帮助大家快速抓住今年ASCO的重点,高效获取前沿进展的全景认知,我们又全力打造了《ASCO2020趋势解读》。

  全面梳理了9大癌种,300个口头报告中的关键学术研究,帮你用90分钟全面纵览ASCO盛会的重磅进展。

  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购买,原价59元,认证用户只需39元。如果你之前在购买奇点其他课程的时候已经认证了,那么就直接购买吧!




  参考资料:

  [1] Arnold M, Rutherford M J, Bardot A, et al. Progress in cancer survival, mortality, and incidence in seven high-income countries 1995–2014 (ICBP SURVMARK-2):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Lancet Oncology, 2019, 20(11): 1493-1505.

  [2] Pohl H, Sirovich B E, Welch H G, et al.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Incidence: Are We Reaching the Peak?[J]. 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2010, 19(6): 1468-1470.

  [3] PIIS0140-6736[/url](20)31099-0/fulltext

  [4] Anna L Paterson, et al. Role of TFF3 as an adjunct in the diagnosis of Barrett's esophagus using a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al sampling device-The Cytosponge.[J] Diagnostic Cytopathology, 2020, 48(3): 253-264.

  [5] 2020-07-sponge-esophageal-cancer-diagnosis.html[/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