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3|回复: 0

行走自贸区|临港亮出人民币国际化利器,金融创新成果如何?

发表于 2020-8-28 15:30: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一年来,亮出多个金融开放创新利器。一年金融创新成果如何?8月28日,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处长张晓阳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上海“云座谈”上交出答卷。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指出,积极推进临港新片区金融先行先试,包括试点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按照商业自愿原则在上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

一年以来,临港新片区推动金融领域对外开放,促进资金自由的金融开放创新体系加快形成。张晓阳表示,虽然临港历史上没有太多金融行业的介入,现在要解决科技企业关键技术问题,也就有了相应配套的金融服务。

2月14日,“金融30条”发布,金融要素在临港新片区的集聚态势更加突出,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实施跨境人民币结算优质企业白名单制度,实行凭收付款指令直接办理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

截至7月末,纳入临港新片区商业银行优质客户白名单企业达到302家,有效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促进新片区人民币国际化试点。揭牌以来,新片区商业银行已经完成超过3300亿元的跨境人民币结算。

第二,一次性外债登记试点,旨在进一步提升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程度。6月17日,新片区一家企业成功办理上海地区首笔一次性外债登记,成为吃螃蟹的企业。

第三,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按照“真实贸易、真实出表、真实可控”等原则,在临港新片区开展境内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中国银行(3.300, 0.02, 0.61%)、交通银行(4.770, 0.02, 0.42%)、浦发银行(10.460, 0.11, 1.06%)等一系列金融机构在新政发布后第一时间启动试点,发挥境内外联动优势,成功为临港新片区一批企业办理了跨境转让业务。

第四,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新片区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试点,西伯翰(上海)海洋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上海首批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试点企业,无需通过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全程历时1个工作日就成功获批外债500万美元。

第五,不断进化的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比如支撑上海密尔克卫(155.100, 0.11, 0.07%)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在新片区建立建立首个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成功实现企业集团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资金按时按需及时兑换。

上海临港(23.240, 0.05, 0.22%)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临港新片区首个外管版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按照2倍融资杠杆率,集中外债额度91亿美元,实现了宏观审慎原则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大突破。张晓阳表示,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试点,“这样集中的功能非常有利于临港集团为临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