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回复: 0

岂能容忍山寨招生办

发表于 2020-8-31 15:06: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琛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你查的可能是个假分,被山寨的不只录取通知书还有招生办……前不久,考生网购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消息被社会关注。央视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高考前后,多地的招生办微信公众号被山寨、仿冒,背后还有黑产……

  事实上,这些山寨微信公众号的现象并不罕见,有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广西、山东、河南三地教育招生考试院被仿冒、山寨、抢注的公众号就有近百个,其中不乏微信认证的公众号,令人真假难辨。

  这些精仿者的本质,只在于盈利。它们瞄准了学生和家长的钱袋子,盯上了招生录取背后的巨大利益。一旦有上钩者,便寄出录取通知书以假乱真,并以各种理由忽悠考生让其缴费。当所有“套路”都演完了,剩下的,就等考生交钱,然后卷款而走,溜之大吉。

  山寨公众号取名容易,成本低廉,却有巨大的利益空间,使得不良分子趋之若鹜。据报道,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商家坦言任何公众号都可以高仿,甚至可以直接出租微信公众号的资质。屡次出现仿冒招生办微信公众号的乱象,凸显网络平台监管之短板。

  山寨招生微信公众号是毒瘤,不整治后患无穷。暑期升学季,假公众号纷纷露头,这恰是最佳的亮剑时机。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可以参照网络域名的管理模式制定规则。对于已经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名称,给予专用权,未认证的公众号也不能与之重名。同时,预留各地官方招生和考试机构的专属名称,也能有效避免山寨公众号的出现。针对山寨公众号,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严厉打击利用假公众号行骗的犯罪分子,并全面推进对微信公众号的分类备案管理,不给山寨账号以容身之地。

  另一方面,微信等网络平台也应积极参与治理,在规避防范山寨公众号方面发挥核心功能。要进一步完善注册、材料提交、资质审核等环节,尽量不让假公众号鱼目混珠,并确保招生办官方公众号优先推荐,切实维护公平和谐涉考网络环境。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网友举报机制,对异常情况跟踪监管,及时查处,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网络平台的生态,防止山寨公众号危害社会。

  (作者刘琛,原载《广州日报》,有删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