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4|回复: 0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发表于 2020-9-1 20:29: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论坛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才能在铸魂育人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最终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在新时代,为了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应当定期组织他们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集体研修,深入交流研修的心得体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升主要应当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多下功夫,在长期坚守中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成为学习、研究、应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行家里手。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长期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全面吃透教材的同时,要深入研读、系统全面地掌握贯穿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在深入研读这些重要著作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将学习与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批判的眼光和审慎的态度进行研读,并在此过程中积淀学习研究的相关成果。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依然是科学的理论和开放发展的理论。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在当今世界,广大人民群众依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正确地认识世界和富有成效地改造世界。另一方面,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依然是开放发展的理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先后取得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的原创性理论成果,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真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己,自觉约束自己,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做好铸魂育人工作。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保持坚定的信仰,并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正确地分析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它们,切实增强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来严格地约束自己,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模范地遵守社会公德,始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真正成为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引领学生不断地全面成长成才而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

  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尊重学生个体及其专业差异的基础上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会学生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毫无疑问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及其专业差异,应当努力打造切合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坚决淘汰忽视学生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水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它们去分析和解决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为了卓有成效地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经常到学生中开展调查研究,熟悉他们的日常生活话语,了解他们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将抽象性、概括性的思想理论讲解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