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3|回复: 0

创作就像“打跟头”

发表于 2020-9-1 20:46: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01年,叶锦添以电影《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美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成为首位获得以上殊荣的华人艺术家,合作对象包括蔡明亮、陈凯歌、冯小刚、李安、吴宇森等知名导演。在电影《赤壁》《夜宴》《一九四二》《风声》及电视剧《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等作品中,他充满文化气息与东西方美学碰撞的视觉创作一直备受国际的瞩目与肯定。

  叶锦添将他的创作历程比作“打跟头”。“每次我都选那个最不熟悉的东西来做,想尽办法把那个跟头打完。”

  叶锦添的父亲是个粤剧爱好者,有时也上台表演。童年时代的叶锦添就跟着父亲到粤剧演出的后台,给候场的演员们拍照。影像定格在瞬间,照片躺在手上,他突然有了“永恒”的感觉。从那时起,一颗种子已经在叶锦添心中种下。

  青年时代,怀着对艺术的好奇心,叶锦添背上背包来到欧洲游学。为了节省开支,叶锦添甚至要在火车上过夜。在欧洲接触了许多艺术品,他内心生起了强烈的愿望,他想弄清楚“这些东西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于是他收集了足够多的素材,回到香港。

  回到香港后,他合作了《英雄本色》《胭脂扣》《霸王别姬》《诱僧》等电影作品,在这些电影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戏剧语言,将西方元素大胆加入东方作品中。

  此后,他来到台湾生活了7年。在台湾,他除了一直在舞台剧领域实验外,就是经常泡在书店里,研究那些声音、影像、符号,疯狂地汲取养分。叶锦添非常喜欢实体书,直到今天,他的家里也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书,在他的世界,网络信息永远无法代替书籍。

  近几年,叶锦添还在继续“打跟头”。他透露,自己目前正在实践一种全新的电影拍摄方式——自动电影。

  “自动电影”追求真实与不可预见的创作方法,脱离电影工业的传统丰厚经验,转而在极大的自由度底下,重新有机地组织一切剧情的发展,更深入地探索表达所有的可见素材。

  在大师分享课现场,叶锦添向观众们展示了最近创作的艺术影片《Love Infinity》的纪录片和长篇预告片。该片是一部融合纪实与戏剧性的超现实电影,里面出现的众多人物都是生活在东伦敦的艺术家。叶锦添以这部电影来寻找搭建东西方桥梁的方法,以独特的切入点“把整个伦敦重新构建了一遍”,同时把自己“对艺术和世界的观点放到这个语境里,并给伦敦提供自我检视的可能性。”

  通过最新自动电影的探索,叶锦添也劝勉在场的年轻学员们“重新找到好奇心”,商业化、网络化的时代,一直在重复已知的东西,并不能带来思考。“有些创作是无法预知的,不断突破可能性的同时,我们要用熟练的技术方法去捕捉,再把它们组接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