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青岛日报
近日,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实施方案》,今年12月中旬前,青岛市将全面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以促进形成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广泛评价、政府部门及时改进的良性互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质量。这无疑是青岛在打造“三化三型”政务服务环境过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青岛市深入推进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坚持以协同促高效,不断深化流程再造,围绕“如何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打造面向世界开放的桥头堡”,坚持“少快好”、深化“放管服”,推动出台了一系列利企便民改革举措,全市营商环境得到持续优化,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9.9万户,实有市场主体168.1万户,居全省第一;新批准施工许可项目1185个,同比增长9.2%。6月份发布的《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报告(2020)》显示,2019年青岛市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调查评估总指数为90.13,全国排名第五。
完善营商机制体制——
组建专班,建立台账,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攻势任务落实
工作协同推进首先需要在机制上实现协同。青岛组建了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与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指挥部深度融合,围绕营商环境重点指标,建立任务台账,推动改革任务落实。同时,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分析比对、动态监测、模拟演练大数据平台,全面查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及时研究提出改进措施。为了更好地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青岛市还邀请专业机构开展了三轮营商环境评价迎评培训,研究提出参与评价、改善结果的有效措施,为青岛市当前营商环境优化情况进行把脉。
在具体工作中,建立“市级层面抓统筹、各攻坚队抓推进、部门区市抓落地”的工作推进机制,协同推进各项攻坚任务落实。上半年,《高效青岛建设攻势2.0版作战方案》明确的5大攻坚战役43个攻坚目标167项攻坚任务中,已经完成40项,其中提前完成23项,其他127项正按时间节点抓紧推进。
当前,“学深圳、赶深圳”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第四批赴深圳体悟实训队员已经踏上了深圳那片热土。“凡是深圳能做到的,青岛都要做到。”学赶深圳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学习深圳的政务服务环境,青岛逐条对标深圳出台的210条优化营商环境新政,聚焦93项可以对标学习举措,制定相应提升措施并抓好落实。建立了指挥部、攻坚战牵头部门和试点单位间的双向循环反馈机制,畅通“攻坚目标—试点探索—反馈情况—调整完善—全面推开”的立体化运行体系,形成攻势改革的乘数效应。
工作推进中,坚持面上整合推进和点上强力突破相结合,将“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任务最大限度纳入高效青岛建设攻势一体化推进,并在市南区、西海岸新区等5个区(市)和市南区湛山街道、市北区阜新路街道等6个镇(街)深入开展攻坚战试点工作,鼓励探索创新、大胆改革,总结推广攻坚亮点和改革经验,同时进行点对点调研,巩固改革成效,努力打造一批攻坚战示范点,以点带面整体推动攻势任务走深走实。
营商环境的优化离不开政策的支撑。为了推动解决政出多门、互相矛盾的问题,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指挥部坚持政策协同“标准化”,全面梳理总结青岛市各级各部门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规范政策出台审核路径,集中做好“立改废释”工作。无论后续出台新政策还是调整老政策,都充分征求企业协会意见,实现由“政府端菜”向“企业点单”转型。
去年7月底,青岛政策通平台上线运行,为企业、居民提供权威精准、便捷高效、通俗易懂的政策服务,增强政策供给的精准性、全面性、灵活性、互动性。随着攻势的深入,政策通平台不断完善,建立政策发布、跟进解读工作机制,设置政策智能查询和自动推送功能,目前梳理惠企政策9000余项,浏览点击量70余万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