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3 11:49:22
|
查看全部
虽然“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HR们开口必提的词汇,但是很多企业仍然将人看成管理过程中的接受者,企业管理的重点也相应地成为“如何人尽其用”,如何使其发挥*大潜力给企业创造价值。一旦敏感的新生代员工觉察到自己不过是作为工具被使用时,自然无法对企业忠诚。
既然传统僵化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思维方式更加活跃的新生代员工,而研究如何“用人”的管理方法也无法让管理者深入新生代员工的内心—因为企业给的可能并不是员工想要的。为多家企业进行过管理培训及提供EAP服务的胡慎之建议企业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调研。
讯马海刚则认为,还要根据企业业务发展,掌握新时代下员工的心理特征和需求,制定人性化、灵活化的HR解决方案。他举例说:“在腾讯,会根据每位员工特定属性指定不同的福利,例如有的员工需要找对象,人力资源平台会研发出‘找对象’的系统解决员工内部的需求。”
拒绝“行为艺术”
面对这不顺从一代,管理者当然不能希望自己化身奥特曼,在不停打“小怪兽”的路上实现升级,并进而天下太平。
那么,如何才能修成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管理艺术呢?互联网上层出不穷的小贴士都试图给管理者提供解决方案:要求老板不停赞美员工,比如“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发型很不错”等;要求老板与员工做朋友,甚至“混进”员工的社交网络,通过员工的朋友圈动态以及QQ日志等找到其心理线索??有一些企业似乎把准了新生代员工的脉搏—这是一个频繁变动的社会,面对各种风云流变,新生代员工极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而对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渴求往往掩饰在新生代员工玩世不恭的外表之下,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极易将自己变成“U盘”。于是很多企业开始提倡“家文化”,努力打造“幸福企业”。
一些*行动力的管理者很快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媒体上出现老板在工厂门口鞠躬迎接员工上班,以及上司亲自给员工端茶之类的新闻。
对于老一代员工来说,领导如此“亲民”,会让人诚惶诚恐,鞠躬尽瘁。但是这在新生代员工身上却不灵了—朋友圈的信息被屏蔽、赞美被认为是糖衣炮弹的前奏??有位小企业的老板*近在世界经理人网站上倾诉自己的无力和不满:对员工真的不能太好,不然就会被骑上头。
为何现实与老板们的初衷相差如此之远?
他们费尽心思在人性和效率之间,寻找那点微妙的平衡,却往往求而不得,是什么不对了?
胡慎之对《世界经理人》记者说:“如果不是从内心真正关注员工,所有自以为对员工好的措施,都只是一种行为艺术,里面有老板的自恋。”其潜台词是:我都已经给你鞠躬端茶了,你还不好好工作吗?
在互联网背景下长大的新生代,不断看见曾经的偶像走下神坛褪尽光环,他们对假大空有一种本能的厌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