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提升素质关键在日常积累 谷文生 不断稳步提升员工素质,不仅为员工岗位建功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而如何有效地提升员工素质,让员工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企业领导者所关注的问题,也为众多员工所期盼。笔者认为,中铝河南分公司运输部创新性地实施的“每周三题,每月一课,每季一考,每年一评”的班组日常学习培训长效机制,不失为一种好的方式。
该部的做法是:首先由各班组自己制定班组年度、月度学习计划,根据实际工作,每周出三道技术问答题和实际操作题目由班长组织员工进行学习和练兵;每月底由车间安全技术人员、班组长、有绝活的员工根据每月学习和练兵内容,采取集中授课或现场讲解、现场演示等方式,向班组成员进行讲解、提问和示范,以便对班组员工的学习练兵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每季度由车间组织各班组进行考试比武,成绩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各车间每季度自评一次,评选出季度先进班组1-2个和5-10名先进员工进行公开表扬;年末,根据各班组和员工的学习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掌握情况,由车间申报“学习型”班组和“学习型”标兵,部工会与人力资源科进行了解核实后最终确定,并在员工代表大会上进行表彰。
通过建立实施班组日常学习培训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了班组员工学技术、提素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工余时间,班组员工围坐在一起不再“侃大山”,取而代之的是交流学习心得、切磋技艺、讨论技术疑难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班组员工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解决疑难故障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负责内燃机车检修的该部机务段班组员工通过记录检修日志,将以前出现的机车故障、判断和处理方法进行了汇总、整理,并利用“每周三题”的形式在班组每天集中学习时间举一反三地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和实际练兵,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内燃机车检修技能和检修质量,也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今年以来,该段员工共实施小改小革20多项,创效110多万元,其中仅内燃机车空气滤清器加装油滤芯的改造就节约108万元。内燃机车临修较去年相比下降了40%,有力地保证了铁路运输生产。
由此笔者建议,提升员工素质关键要在抓好员工日常的学习培训和积累。 首先要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各企业要结合班组的工作性质、员工的特点、员工的文化程度和作息规律等实际,建立班组员工日常学习的长效机制。 其次,要创新学习培训的方式。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员工的接受程度不同,这就要求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重在效果。如,针对年龄大的员工的培训,因为其记忆力差,要充分发挥其理解能力强、基本功扎实的优势,将培训内容侧重于实际操作培训,而对于年轻员工开展培训时,要着重与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步发展,并可以采取老员工和年轻员工结成互助学习对子的方式,让他们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三,要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评价学习效果的渠道不外乎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但这中间往往存在“一刀切”的现象。也就是年龄大的员工和年轻员工的考题一样。这样在理论考试时年龄大的员工往往比不上年轻员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老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考题上要将老员工和青工的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考试内容要与工作紧密联系,要干啥考啥,最起码要以员工的工作实际内容为主,而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过分强调“一岗多能”、“拔苗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