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对文化和旅游部门是一次大考,也是一次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大练兵、大提高。在做好防控的同时,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据测算,5月1日至5日,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15亿人次,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75.6亿元。与去年相比,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旅游市场基本恢复了同期的50%,促进了旅游业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
全国各景区普遍增加人员设施配备,完善疫情防控措施,从严抓好测体温、验绿码、保间距等防疫措施,对重要区域节点加强现场管控,总体做到了假日旅游的“限量开放、预约开放、错峰开放”。
“五一”小长假大家出游热情高,但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仍然是一项重要课题。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使文化旅游产业遭受重创,我国文旅产业短时间内就成为经济“重灾区”之一。从今年1月中旬到3月中旬,全国各地的景区景点几乎全部停业,所有大型文娱活动都被取消,旅行社、酒店、在线旅游平台等文旅企业的订单根据政策全部取消,从而导致本应是文旅黄金期的2月份,变成了冷清凄凉的“寒冬”,全国文旅行业笼罩着一派衰败气象。根据国家宏观研究院的最新调研测算,仅仅一个春节假期文旅产业就损失5000多亿元,使今年文旅产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笼罩上一层阴影。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国文旅产业来说,不仅是对经营管理能力的一次重大挑战,而且是对经营管理体系的一次严峻考验。鉴于文旅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和所居的地位,当前全国文旅必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实现有序复工复产,这不仅事关我国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民生福祉,而且事关今年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十三五”规划的完美“收官 ”。
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就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作出部署、提出要求,这对于文旅产业加速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和中央的决策部署,当前全国文旅产业正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政策,坚持分区分级、不搞“一刀切”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法依规、科学合理,有效防控、有序推进,在确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以这次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为契机倒逼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事关我国文旅产业全局的几个关系,力争取得疫情防控和文旅产业发展的双胜利。
把握和处理好“疫情防控”与“恢复开放”的关系
由于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不同、情况各异,这就要求各地党委和政府要敢于担当、勇于作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组织精干力量和整合社会资源,认真分析和科学研判当地疫情形势,依照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要求与标准,对本地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所、文博场馆、文艺演出活动等文旅产业项目的开放条件和必要性进行全面评估,既不能急躁冒进地搞“齐步走”,也不能无所作为地“原地踏步”,在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的同时,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缓解程度和防治效果,有序推进文旅产业的复工复产,对那些疫情高风险地区仍要暂缓开放,对疫情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要做到条件具备时再恢复开放。同时,对展览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站、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旅游小镇等涉及向公众开放的单位,要尽快做好开放工作,实行有限度的复工复岗,特别是对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重点任务的文旅项目,应当优先安排复工复产,倒排工期、全力推进。
把握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基层运作的关系
为了尽快实现文旅企业复工复产、提振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信心,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下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全国各大旅游景区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集中领导下,通过坚持分区分类原则和采取得力举措,指导和支持本地区文旅产业有序复工复产,积极稳妥地推动旅游景区有序适度地开放,既不搞“齐步走”,更不能“一刀切。”比如,浙江省、安徽省、山西省也都结合各自省情,制定出台了包括推进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有序开放、深化文旅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文旅业发展质量、增强文旅业综合竞争力等在内的有效措施,拿出了支持本省文旅产业复工复产、帮助本地文旅企业排忧解难的多项举措,这些举措不仅激发了一些文旅企业复工复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增强了文旅行业共克时艰、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