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29|回复: 0

山村里的他们,成了“机器人饲养员”

发表于 2020-9-5 12:23: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7岁的白莹莹是初中学历,她从来没有想过,工作会和“高大上”的人工智能沾上边儿。在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城一栋办公楼的大平面,白莹莹坐在电脑前,鼠标“咔哒”几下,一个选项标注完成。曾有人问她做什么工作,她回答“我是机器人的老师”。

  其实,白莹莹是“机器人饲养员”,又名人工智能训练师,这是一个“国家认定”的新职业。

  白莹莹的家在清涧县双庙河乡安家畔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和丈夫曾经去煤矿打过工,卖过菜……她也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2019年12月,清涧县从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协调引进“AI豆计划”人工智能产业扶贫孵化项目,成立了县政府直属国有企业——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招兵买马。

  白莹莹一直认为“高大上”的人工智能“无所不知”。上班后才知道,人工智能之所以“聪明”是因为背后有许多像她这样的“老师”在手把手地训练它。比如,人工智能进行垃圾分类,用手机扫一扫某种垃圾,软件就能自动识别并帮助人们进行分类。其实,这背后是“机器人饲养员”们对玻璃、塑料、纸袋、调料罐等各类垃圾的图片进行分类标注后,人工智能垃圾分类模型才能不断提升识别的准确率,做好垃圾分类。

  工作8个多月,白莹莹平均每月收入2000多元,最高一个月还拿到了3700元。其实,在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的113名员工中,像白莹莹一样的困难群众有65人,他们因从事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工作而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同时,这一新兴产业还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工作。

  清涧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鱼涛说,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工作做得好、做得多就赚得多。目前公司员工的平均月薪超过了3000元。“他们可能并不懂人工智能,但他们知道,人工智能可以帮他们实现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