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5 13:55:17
|
查看全部
权益类产品较少
据中国理财网统计,截至9月3日,共有包括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光大理财、信银理财、杭银理财、徽银理财、宁银理财在内的1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1775只产品,其中固收类产品1343只、混合类产品429只、权益类产品3只。
相较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与混合类产品,市场上理财子公司发行的权益类产品少之又少,原因何在?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认为,这在很大程度源于权益类理财产品供需均弱。从需求面分析,银行理财的客户主要是个人投资者,且大部分个人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识别能力都相对较低,只能匹配风险程度较低的产品,而权益类理财风险较高,需求相对较少。从供给面分析,由于大多理财子公司尚处于初创阶段,且母行在权益投资业务方面能够给予的支持有限,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业务大多面临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投研能力有所不足等困境。
光大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旭阳坦言:“由于银行理财规模较大,在资产配置上常常会安排一定比例的股票投资,但要让银行理财成为股票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
张旭阳表示,今年上半年很多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产品中,风险评级三级及以上的产品占比提升,但并不是作为银行理财子公司资金的管理人,就可以按照主观愿望增加比例,其受到产品契约约束,具体投入多少资金量还需要参考产品表现。此外,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理解较局限,认为买股票产品就应该去找基金公司,认知差异还在。这需要银行理财不断提升管理能力,累积业绩基础,让投资者了解银行理财也有好的权益类产品。
兴业研究金融监管分析师陈昊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权益投资比重预计很难快速提高,多数银行理财子公司权益类产品应该还是指数类产品,但部分公司也会开始试点非指数类和混合类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