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5 13:57:04
|
查看全部
据了解,拼多多和特斯拉此前已经有过在商业模式上的“博弈”。拼多多平台及相关商家之前做优惠活动,会在特斯拉官网先交2万元预付款下单,再把购车指标转让给消费者。特斯拉后续调整了购买方式,不允许转让购车指标。拼多多平台及相关商家就让消费者自行下单购车,他们进行代付。
相关情况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认为拼多多和消费者行为合法,特斯拉店大欺客、吃相难看;也有网友指出,拼多多和宜买车的行为破坏了正常的定价和商业渠道体系,特斯拉的“反击”很正常。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认为,根据已有信息,拼多多及宜买车在整起事件中仅在支付环节,为消费者提供补贴,作为代付方替消费者完成了支付。这种代付方式是为了保障平台补贴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真实性,本质上而言消费者与拼多多及宜买车达成了“垫付协议”。拼多多及宜买车的代付行为并不违法。
赵占领说:“从特斯拉的订购条款来看,一是明确约定了禁止转卖条款,这是合法有效的条款,但是代付不等于转卖,特斯拉也未禁止代付行为,特斯拉以此为由取消订单,涉嫌构成合同违约。二是订购条款提到‘对于其他任何我司认为有其他非善意目的的订单,我司有权单方解除本协议’,这种约定非常模糊,极易产生争议,根据合同法,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
事件发酵至8月18日晚,多家媒体报道宣称消费者均已成功提车,但8月19日,特斯拉相关员工表示:“这是赤裸裸的假新闻!”
看来,“拒付门”正逐渐演变成一场连续剧。(吴蔚 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