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9月3日,海天味业股价坐“过山车”,在首度冲破200元、市值突破6500亿元后,突然“跳水”,跌幅一度超过8%。受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多股突然“跳水”的影响,食品饮料板块剧烈波动,并引发大盘一波急速下跌。
昨日,调味品、白酒等消费股持续了吸引资金关注的趋势,其中海天味业在当日开盘后股价一度冲至203元,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超过了6578亿元。
这是海天味业股价第一次突破200元大关,市值首次突破6500亿元,市盈率超100倍。不过午盘后,海天味业突然“跳水”,股价下跌一度超过8%。截至收盘,海天味业报收于185元,下跌6.79%,最新市值为5994.8亿元。
记者留意到,不只是海天味业,当日还有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食品消费股在午后“集体跳水”。截至当日收盘,千禾味业、中炬高新均跌超8%,分别下跌8.36%和8.22%;吉林森工跌停,天味食品、京粮控股、均瑶健康、三只松鼠跌幅皆超过5%。食品饮料指数杀跌1.25%。
受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多股下跌的影响,食品饮料板块剧烈波动,并引发大盘一波急速杀跌。
记者观察发现,虽然海天味业在当日股价下跌,但今年以来其股价节节攀升,已经实现翻倍,市值也不断创出新高,甚至在最近三年里海天味业股价的累计涨幅已超过4倍。尤其近日,海天味业市值超过中石化,行业因此出现“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的说法。同时,包括海天味业在内的多家调味品上市企业的股价也在今年以来实现了大幅增长。比如,千禾味业、恒顺醋业以及天味食品股价均翻倍,其中千禾味业的涨幅达178.13%。
调味品竞争如此激烈,为何频出“爆款”?行业人士在回应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分析指,今年年初暴发的疫情影响消费习惯,居家做饭明显增多,粮油调味品等消费类商品需求大增,销售折扣减少、高端调味品供需双增长,影响调味品企业应收、净利同比大增,因此不少调味品板块企业的中报业绩符合预期或超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