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56|回复: 0

读书宜下“涵泳工夫”

发表于 2020-9-7 09:10: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增加见识,更能带来心境的升华。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又往往是读有所得。
  谈到读书之法,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主张精读;陆九渊讲“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主张品读。然而身处快节奏的当代社会,常常可见“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等各种宣传语。“碎片化”时间带来的“快餐式”阅读已然成为一种时代现象。许多人乐于徜徉在信息的海洋中,把“知道”当“学会”,对“碎片化”“快餐式”的阅读缺乏高度自省,浮躁取代了虚心,肤浅取代了“涵泳”。殊不知这样贪多求快,只能是标准的消费者,而难以称为“读者”。只有主动跳出“快餐式”“填充式”阅读,重新审视读书的目的和方法,方能真正学有所获。
  韩愈讲:“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意思是在求学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知识爆炸时代,一日不学如隔三秋,我们追求“快”与“多”无可厚非,但读书之法始终重在翻开书本、亲近笔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由少及多,日拱一卒,在与作者的对话中品味经典,在独立思考中训练思辨,享受深度阅读所带来的获得感。
  当我们的内心涵泳于字里行间,找寻文化脉络,不仅可以增加见闻之知,更能熏陶气质、提高德性之知。生有涯而学无涯,书中世界之广博,之精妙,之渺远,要求我们以虚怀若谷之心,以优游涵泳之法,充盈内心,悉事明理。下足“涵泳工夫”,便能真正享受到读书的快意与乐趣,使自己学有所成。(王永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