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9|回复: 0

首届“她故事”女性写作计划落幕

发表于 2020-9-9 06:36: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7日讯(记者李冬阳) 2020年9月4日,由《百家·她说》、磨铁文治和她故事工作室联合主办的首届“她故事”女性写作计划,在历时九个月的征稿评选后,正式收官。

  9月4日在京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来自各界的嘉宾齐聚,畅聊并献策属于这个时代的女性故事及其背后的社会问题。颁奖典礼由《半边天》节目主持人张越主持,曾在《脱口秀大会》上以性别话题受到关注的脱口秀演员杨笠、中英日三语脱口秀演员Norah、资深媒体人侯虹斌、性别研究学者蔡一平、联合国妇女署高级项目官员马雷军、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魏开琼、公益律师吕孝权、以及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梅若等嘉宾出席并在讨论环节发言。

  嘉宾们就“女性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性别角色与身份”及“如何为女性劳动者提供更有力的社会支持”等话题畅谈了感想与观点。

  女人在写什么?

  七千多份投稿中 “生而为女”依旧是女性的书写主题

  据悉,本次征文共收到7000余份投稿,主办方对投稿的标题关键词进行统计后发现,“母亲”和“女人”是大众投稿中的最高频词。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何理解叙事中女性的性别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禁锢与突破?嘉宾们就此展开了分享和讨论。

  原创视频博主Alex分享了初为人母后,对身体变化的接受与理解,同样拥有母亲身份的参赛者屠彬提到,女儿有选择的权利,她会展现给女儿更多的选择;媒体人侯虹斌则呼吁,女性去更多地打破边界,更多地放下自己的道德感。

  来自笑果文化的两位脱口秀演员讲述了在脱口秀行业创作“她故事”的经验与观点:杨笠说,自己在创作中并未有意识地加入女权议题,因为这些故事就在身边发生,她呼吁女性去更多地参加创作与表达。Norah分享道,女性脱口秀演员应该得到更多的信心和鼓励。

  学者、公益人、媒体人跨界共议:

  就业保障与社会支持,是改变女性命运的重要力量

  在本次论坛中,主办方还对投稿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工作、就业、社会保障成为女性议题书写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提升社会对女性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嘉宾分享了他们的观察和思考。

  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创始人、主任梅若,讲述了一位流动女工拼搏在大城市的动人故事;微博“快挖”账号运营人张三分享了策划“看见平凡女性力量”专题的初衷,希望从更深刻的视角去观察女性劳动者的存在。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教授魏开琼分享了她对女大学生就业的观察:研究发现,一些女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会将“工作与家庭平衡”放在重要位置。联合国妇女署高级项目官员马雷军提出,社会需要进一步建立机制保障性别平等,比如承认家务劳动价值,并促使公共服务具体化;来自千千律师事务所的公益律师吕孝权讨论了“家务劳动量化”及“妇女三期”两个话题,同样强调了制度的构建的重要性。

  分论坛主持人蔡一平指出,社会支持是改变女性劳动者命运的重要力量。在就业之外,本次投稿中,还有24.4%的稿件涉及性别刻板印象,13.9%涉及家暴,11.3%涉及社会保障。此外,性骚扰、性侵害、性剥削、亲密关系暴力、无偿劳动、无偿照料等话题也出现在投稿中。

  她故事:不仅是性别的“她”,也是社会的“她”

  “她故事写作计划”于2019年12月12日启动,历时9个月,共产生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1名,此外还有入围奖与鼓励奖。来自上海的女性写作人辛维木凭借《月亮里的人》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获奖作品分别是《枯树》及《母亲不是一棵树》。据悉,获奖及入围优秀作品将会在“她故事工作室”自媒体账号陆续发布。

  大赛由著名学者戴锦华、作家蒋方舟、青年学者张慧瑜、媒体人淡豹以及磨铁文治图书主编于北组成的评委组担任终审评委。在活动现场,视频播放了评委们对“她故事”和女性写作的点评和感受,鼓励更多女性勇敢表达自我,书写出一个个多元、真实、鲜活的生命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