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回复: 0

百姓端稳脱贫“铁饭碗”

发表于 2020-9-12 10:38: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夏秋交替时节,暑热依旧。下了飞机,顾不上吃午饭便驱车赶往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的李恩山脸上挂满笑容。“新接的几笔订单已经开始生产,赶紧过来,盯住质量。”抹了一把汗,李恩山说,“也关心一下在天津培训过的技术工人情况如何。”
  李恩山是天津港峰门窗制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去年10月,他将企业最核心的三条节能型门窗加工生产线引入灵台县,这是甘肃省平凉市2019年唯一落地的实体投资项目。今年3月,克服疫情影响,灵台分公司正式投产运营。对于以苹果、蔬菜、牛业为主要产业的农业县灵台来说,门窗加工基地的进驻为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
  在生产车间,机声隆隆,20多名工人忙碌在各自岗位上。玻璃切割精度、铝塑钻孔密度、组装贴合程度,每一处细节,李恩山都仔细查验。“从复工复产以来,我往返津灵两地应该有十多次了。现在基地有四分之一的工人都是从天津学成归来的,有了这些‘先锋兵’,目前的门窗订单已完成了8000平方米,可完成产值600多万元。”李恩山说。
  今年45岁的郭春旭就是李恩山口中的“先锋兵”之一。作为县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郭去过很多地方打工,但自从在天津培训后,他感觉有一些不同。“我们一共10多个人,统一被接到天津市津南区,在总公司车间里,边操作边学习,按月领工资,还有绩效提成;每个贫困户每月还有500元爱心补助,这是老板自己掏腰包给的。”郭春旭停下手中的活儿,指着不远处的小伙子说:“回来后,我就成了灵台基地的‘蓝领师傅’,在组装区,那是我儿子,现在是我徒弟!”
  掌握了核心技术的贫困户可就近就业,拿到的月薪比灵台县当地普通员工高出1000多元。目前,李恩山还承诺每年拿出港峰灵台分公司一定比例的纯利润用于增加灵台县6个贫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当地贫困家庭增收致富,预计三年可累计吸纳200多名劳动力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超3000元。
  在灵台县中台镇坷台村,从事食用菌智能生产的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疫情影响,遇到了种植原料采购断档的难题,极大阻碍了企业的发展。走访调研中,李恩山了解到这一情况,主动提出参与投资种植原料工厂项目,补齐缺乏原料自产能力的短板。现在,年产8万吨菌菇培养料工厂化生产项目已经开工,该项目除建设培养料生产车间,还将打造生物有机肥加工、综合果蔬菌菇深加工、网络直售平台及冷链运输配送体系,建成后,年可利用农作物秸秆300万吨、果树枝条等废弃物10万吨,年营业收入可达4000万元。
  在产业链条上做好文章,让百姓增收饭碗端得更稳。在东西部协作的大棋局下,李恩山的扶贫之路越拓越宽。如今,他正在和津南区及灵台县政府密切沟通,利用灵台县优质水资源,建设矿泉水生产基地,计划前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1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约120个,并“牵手”专业营销团队,让灵台县的精优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