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1|回复: 0

量子通信研究首次实现 高保真度32维量子纠缠态

发表于 2020-9-12 11:23: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高维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团队中的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奧地利科学院马库斯·胡贝尔教授研究组合作,首次实现了高保真度的32维量子纠缠态。

  相比0和1的2维系统,高维量子纠缠态在信道容量上有着巨大优势。然而要实现这一优势,必须要实现高保真度高维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传输与测量。此前人们广泛采用轨道角动量、时间或频率自由度进行编码,但还没能很好地解决高维量子纠缠态的制备、传输与测量问题。

  李传锋、柳必恒等科研人员另辟蹊径,自2016年以来开始采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并取得一系列突破,包括制备出高保真的三维纠缠态、演示出超越二位信道容量极限的量子密集编码等。现在,科研人员又采用商用多芯光纤解决高维纠缠的传输问题,实现了4维量子纠缠态在11公里光纤中的有效传输。

  然而,随着维度数的增加,量子系统的复杂度及操控与测量难度都急剧提高。“1个比特可以携带2维信息,5个比特就可以携带2的5次方——也就是32维的信息。信道的容量暴增,但信息准确率却更难保证了,失真率大大增加。”李传锋说。

  为解决这些问题,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在实验上设计出紧凑的光学分束器来实现分束与合束,并采用空间光调制器精确地对每一束光进行强度和相位调制。他们与奧地利科学院马库斯·胡贝尔教授研究组合作,理论上给出了一种高效的高维纠缠态认证方法。对于一个32维的纠缠态,完整的量子态层析技术需要进行100万次测量才能确定量子态的信息,而这种新方法只需要1000次测量即可完成。

  通过实验,研究组实现了32维的量子纠缠态,并测定其保真度为0.933。在保持高保真度的情况下,创造了量子纠缠态的维度数新世界纪录。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于8月28日发表了该成果。

  李传锋介绍,这个研究进展显著提高了量子通信的信道容量,同时为研究高维系统下的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打下重要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