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42|回复: 0

小发明解决高原施工大难题

发表于 2020-9-15 08:45: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山南段的工地上,有一支平均年龄仅30岁的作业队——西安电化公司拉林铁路山南作业队。他们坚守在平均海拔3500米的接触网施工一线,结合高原施工遇到的困难,创新实践、攻克难关,多项小发明在高原施工中解决了大难题 。

  拉林铁路全线处于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沿雅鲁藏布江蜿蜒前行,桥多、隧道多,岔口多。全长403公里的线路共有1792处定位点,通往定位点的路口有400多处。在陌生的环境,如何快速地找到定位点,成了施工人员每天需要面对的大难题。“起初靠纸和笔定位,比如某某电杆旁有块石头、某某隧道前有户人家……经常为找一根杆子花很多时间!”作业队的何天顺说。

  何天顺是大学生,年轻人脑子快,他想到了利用户外登山APP“两步路”为施工定位的好办法:队员们都下载APP,对重要路口的图片和文字信息进行上传和维护,等大家采集的数据都输入后,就可以实现软件规划线路功能,轻松找到施工点。

  在高海拔地区施工,队员们的作业效率大大降低——一两百斤的腕臂,在平原地区一组人每天能装50根左右,在高原只能装一半。

  “吊车立完杆还得爬上7米高的杆子去摘钩,爬到一半就得歇一歇,每次上去体力负担都很大。”队长贾宏林说。

  贾宏林和队员们利用闲暇时间开“诸葛亮会”,对吊钩进行巧妙改装,用简易的拉绳脱钩装置实现了地面脱钩功能,几经实验,简便易用。“市场上卖数十万元的电动脱钩装置都没这个好用。”贾宏林说。

  “仅这一项小发明,就节省了购置成本40余万元,节省施工人力成本6.27万元,累计节省施工工期90天。”拉林铁路四电项目工程部部长孙刚虎高兴地说。

  既节省体力、又提升效率,其他作业队纷纷前来取经,脱钩装置很快“火”遍全线。“我们作业队最早进场,最先遇到各种困难,我们要为高原第一条电气化铁路的施工积累更多经验。“贾宏林说,由山南作业队队员参与研发的项目已有3项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