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能想象天车司机坐在舒适的空调房内,就可以完成对天车的各项操控吗?以前难以想象的远程操控生产制造现场的高科技场景,已经在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变为现实。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天车运行车间,现场感受了一番5G技术带来的神奇“魔力”。
“湘钢五米宽厚板厂废钢吊运智慧天车在去年9月正式投用,这是5G技术实景应用到全国钢铁行业的第一例。”湘钢常务副总经理喻维纲介绍说,五米宽厚板厂共有四台废钢、废渣吊运天车,整个系统由远程操控系统(含视频监控、控制摇杆等)+5G网络+天车(含5G CPE、PLC、高清摄像头等)三部分组成。作业工人可在远程操控椅上实时操控炼钢区废钢调运天车,进行卸车、吊运装槽、配合检修等作业。
走进废钢吊运5G智慧天车的集中控制室,只见4个天车司机正坐在远程操控椅上,紧张地作业着。控制室里开着空调,舒适凉爽,丝毫感觉不到室外高温天的酷热。
“现在比以前,不知道舒服到哪里去了。”37岁的黄健娇以前在炼钢区作业现场开了8年天车,去年经过培训被调来操作智慧天车。说话间,她左右手同时熟练地摇动控制摇杆,实时操控着远在两公里外的炼钢区废钢吊运天车。记者从视频画面看到,在她的操作下,天车把废钢区内的废钢装到料槽里,然后吊过去装到炼钢炉里。
一番操作后,黄健娇扭头对一旁正在操作另一台天车的同伴刘政说:“我这一钩已经放好了,你可以开过来了。”听见同伴的指令后,刘政立马开着天车过来了。不用对讲机,实时协同作业,整个现场有条不紊。
黄健娇告诉记者,在装卸料作业时,需要两台天车相互配合,一台装槽,另一台卸料。“以前,天车司机之间只能通过对讲机沟通,一只手拿对讲机,另一只手就不能操作天车,只能停下来,而现在完全是面对面交流,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32岁的刘政也是厂里的一名“老司机”,有着10多年的天车驾驶经验。他告诉记者,以前开天车必须在作业现场,每个工作日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去吃饭休息时间,得一直待在约2平方米的驾驶室里。加之驾驶室里噪音大、粉尘多,能见度低,铁水、钢水的温度高达1000多摄氏度,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后果,需要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观察环境,刘政也因此落下了脖子疼、腰疼的老毛病。自从有了5G智慧天车后,他再不用去作业现场开天车了,每天坐在操控室吹着空调就可以远程操控天车。“我感觉自己从‘蓝领’变成了‘白领’。”
该车间远程操作天车负责人郭巍巍对此更是感触很深。有着23年天车驾驶经验的他,是智慧天车正式投用后第一个学会操作的天车司机。
他深切感受到,在企业推进“智慧工厂”的大潮中,湘钢的天车工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智能制造带来的安全、高效、便利:“过去坐在天车上操作有视觉盲区,某些角度需要人在地面拿对讲机指挥。现在,天车上配备多个高清摄像头,为天车司机提供了全方位视角,保障了远程操控的精准性和实时性。”
转炉废钢加入量的不断增加,对废钢吊运天车作业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24小时全天候作业。“为了更快、更好地用好智慧天车,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厂里掀起了学习掌握智慧天车操作技术高潮。”郭巍巍告诉记者,天车远程控制一共4个班,20多个天车司机,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熟练掌握了如何在集中控制室内驾驶天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下一步,湘钢将充分利用5G、AI、大数据、云计算等ICT技术进行全流程、全业务的数字化升级,打造钢铁行业的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让设备开口说话,让设备自主运行,让更多的员工更有尊严地工作。”喻维纲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