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4|回复: 0

内蒙古743项职工创新成果网上集中亮相

发表于 2020-9-16 09:18: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工网讯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玉波)5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职工创新成果展网上展馆开馆。来自自治区各行各业的743项职工创新成果亮相网上展厅,生动地展现出自治区职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大胆创新的精神风貌,也集中反映了职工较高的技术创新水平。

  展馆运用虚拟现实和3D建模技术,采取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等形式,360度VR全景展示近年来自治区职工创新工作取得的成果。展馆包括序厅、12个盟市工会展厅、6大产业工会展厅和成果交流厅四大部分。其中有展厅20个、职工创新工作室84个、创新成果743项。其中,743项职工创新成果,涵盖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基础建设、现代生活、高新科技、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其中创新成果全部来自一线职工。

  “这些创新成果背后饱含的汗水和艰辛,我们一线职工是最清楚的。”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职工黄平说。

  完成创新成果近200项,其中8项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焊轨段郭晋龙创新工作室取得的骄人成绩。而“0.4秒之争”,是郭晋龙诸多研发故事中最著名的一段。

  当初郭晋龙和工友经过不断攻关成功研发出失速0.5秒报警装置,大大降低钢轨焊接时因失速过度加热造成的烧化报废风险。在令人欣喜的时刻,郭晋龙却提出新目标:“必须做到失速0.1秒就报警。”为此,他整天守在淬火生产线旁,仔细观察钢轨淬火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反反复复研讨、改进,为了这0.4秒灵敏度的提升,郭晋龙和工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他们成功了。

  “一项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发明、小创新,却可以为企业创造数量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个小小的技术攻关,可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重大难题。”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经济部负责人介绍,平均每年自治区实现职工技术革新项目和发明创造2万项左右,职工提合理化建议5万余件,推广先进操作法1500项以上。

  目前,自治区已形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工作室群类,既有集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管理创新于一体的综合型工作室,也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等不同类型的工作室;在骨干人才的选拔上,既有知名劳模、北疆工匠、首席技师,也有管理能手、服务标兵等。一个人才、技术、成果集群化发展的格局正日渐清晰。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吴团英说,以创新工作室为带动,发挥劳模、大师的品牌效应和聚合效应,激励职工创新创造。深入推进立足岗位全员创新、依托班组团队创新、职工创新工作室引领创新“三位一体”的职工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