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4个月,三年级女生孙子云读完了170多本书。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妈妈秦华英说,阅读习惯需要从小培养,但不要抱有太多功利目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孙子云不到一岁时,妈妈秦华英就开始陪她看各种绘本。这些绘本,孙子云没事就打开翻看,晚上还会缠着妈妈讲新故事。孙子云升入小学后,秦华英坚持为孩子读书,一套8本的《哈利波特》,花了三四个月才读完。2019年7月,老师鼓励家长在暑假为孩子进行阅读打卡,从此时起,孙子云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秦华英所用的打卡小程序能记录读书时间和进度,这些记录让她有些吃惊:从2019年7月4日到现在,女儿已经读了170多本书。
在170多本书里,七八成是文学类读物,其余多是科普类书籍。为给孩子选择适合的读物,秦华英会认真进行甄选。7岁的女儿很喜欢《堂吉诃德》(全译本),在阅读这本书的20天时间里,不仅常常读着读着就哈哈大笑,还经常给妈妈讲堂吉诃德遇到的一些小笑话。
孩子读了这么多书,收获了什么?秦华英说,阅读对孩子来说,就是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像女儿喜欢的《国际大奖小说注音版》,它涉及了勇气、毅力等品性问题,还讲述了关于亲情、友情的故事。孩子的人生经历有限,这些来源于生活的作品会让孩子增加更多体验。孙子云已经过了8岁生日的孙子云,放学回
家后就自觉地写作业,还能合理规划各项事情,写作业、下棋、弹琴、读书,安排得井井有条。更让秦华英惊讶的是,7月底,女儿跟她说“我不是小baby(婴儿)了”,提出自己要单独睡一个房间。秦华英说,这可能是女儿受阅读的影响,在国外很多文学作品中,儿童一般8岁左右就要有自己的独立卧室了。
作为母亲,秦华英曾期待孩子在读了那么多书后会有“输出”:比如语文成绩亮眼,能写好作文,但这些不是她引导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根本目的。因为“只要读了,总归会有收获。”秦华英说,就像《堂吉诃德》,孩子可能要在很多年后才能真正读懂,阅读的厚积薄发也需要时间去验证。
阅读是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习惯。所以,“教育不能急,阅读也不能急”。不能期待有“输入”,就会有“输出”。看着孩子抱着书不想睡觉、看到精彩处不愿因吃饭被打断、看到好玩处会开心地大笑,秦华英觉得,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本身就很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