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16|回复: 0

(国庆特别节目之战争)为何说粟裕用兵如神?

发表于 2010-10-22 21:46: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裕,湖南会同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虎口拔牙,淮海战役第一功臣,百万雄师过大江。粟裕在恢弘的战争生涯中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他人难以企及的战绩,充分体现了他出神入化的军事指挥才能。
一是集中兵力,速战速决。粟裕用兵,深谙集中优势兵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在总体上敌人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粟裕更加注重战术上的以多胜少,每次战役必然集中数倍于敌人的兵力,在局部形成压倒性优势,以排山倒海之势速战速决。苏中战役时,虽然论总体兵力粟裕以3万不敌12万,处于劣势。但具体到每一个战役,粟裕都精心部署,务求人员对比上的绝对优势。苏中首战宣泰,粟裕以整编83师为首,迅速集中6倍于敌以上的兵力,仅用3天时间,就歼敌3000余人,开创消灭美械装备蒋介石嫡系部队之先河。血战孟良崮之时,粟裕集中5个纵队、10余万人的优势兵力,团团包围张灵甫整编74师3万余人,只用3天时间赶在国民党援军到来之前,就歼灭了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首。孟良崮战役是粟裕的得意之作,毛泽东1948年5月在西柏坡接见粟裕时曾说:“能歼灭74师,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我毛泽东本人。”
二是兵无常势,出奇制胜。《孙子·虚实》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粟裕在战争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理论,收到奇效,堪称一代战神。粟裕长期远离中央,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形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形成了他以智取胜、以奇制敌的特点。豫东战役中,粟裕随机应变,首先考虑中央军委规定的中心目标——歼灭鲁西南的第5军;当粟裕发现歼敌条件不成熟时,根据敌情变化,旋即制定了“先打开封、后歼援敌”的方案,1948年6月17日到22日,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迅速攻克开封,全歼守军3万人,豫东战役第一阶段胜利结束。粟裕随即避实就虚,主动撤出已是空城的开封;抓住国民党部队相距甚远、稍纵即逝的战机,猛虎出洞,在睢杞成功消灭区寿年兵团,打击黄百韬兵团,完美结束豫东战役。
三是临机专断,兵贵神速。战争年代,军情瞬息万变,需要指战员拥有高超的预判力和决断力,而不能事事向上级请示,贻误战机。杰出的军事素养、长期的指挥实践,使粟裕具备了高人一等的眼光和威震三军的魄力。渡江战役中粟裕指挥所部追歼逃敌5个军于皖南郎溪、广德山区,当时出现了是否要继续追歼逃跑敌军的问题,总前委建议休整,粟裕敏锐地预测到敌军动向;为争取更大胜利,粟裕机断专行,指挥东西两线部队加速形成钳形攻势,猛插猛打,全歼逃敌,生俘敌军长、副军长以下官兵5万余人,取得了郎、广追歼战的巨大胜利。粟裕指挥淮海战役时,根据战场局势变化,机断专行,决定提前两天发起战役,即由原定11月8日晚改为11月6日晚。11月6日戌时,粟裕一面将作战部署上报中央军委并告邓小平、陈毅、华东局,一面下令部队立即执行。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果断决策打乱了国民党军的部署,夺取了战场主动权,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毛泽东后来曾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四是谋篇全局,运筹帷幄。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粟裕富有战略远见,善于把握战略与战役和各战役、各阶段之间的联系,适时集中和调动兵力,牵一发而动全身,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战役的胜利。早在淮海战役发起一个月前,粟裕充分考虑到后勤保障问题,要求必须备足百万人3个月以上的粮草供应。粟裕将自己军事上精于筹算的特长发挥在后勤上,不但从宏观上分析整个战役的粮食供需形势,还从微观上精确计算和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粟裕指挥淞沪战役解放上海时,从全局谋划,认为上海是中国的第一经济中心,不能大规模破坏;命令力争不使用重武器,尽量减少城市建筑物破坏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在激烈的战斗中,上海不间断供电供水,电话畅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周恩来称赞说:“解放上海,好比瓷器店里抓老鼠,谈何容易!粟裕同志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硬是解放了上海,了不起啊!”
五是斗胆直陈,据理力争。粟裕用兵,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实际出发,一旦发现上级决策有不符合战局的地方,粟裕绝不盲从,而是客观陈述自己的建议,历史上留下了粟裕斗胆直陈的美名。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时,我山东、太行两区主力实行外线出击,向南作战;粟裕建议先在内线打几个胜仗,再转至外线,中央采纳了他的建议。粟裕指挥华中野战军主力发起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迅速打开了局面。1948年1月27日,中央军委电令粟裕,要他率领3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机动作战任务。权衡利弊得失,粟裕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建议暂不渡江。1948年6月16日至7月6日,粟裕组织指挥的豫东战役,迅速改变了中原战局,并推动全国战局由战略进攻向战略决战发展。


来源: 中国档案咨询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