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2|回复: 0

陈德彰教授:现代社会的“奴族”

发表于 2010-10-23 23:0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0年10月22日 环球时报

  由“奴隶”简化的“奴”字是一个词素,不知从何时起,“奴”时髦了起来,一下子涌现出了许多新“奴”,有人把他们统称为“奴族”(the slave race),其中包括“房奴”(mortgage slave)、“车奴”(car slave)、“孩奴”(slave of the child)等。
  “卡奴”(card slave)也是人们常说的。因为信用卡可以凭卡记账消费(buy on credit),还可以适度透支(get an overdraft),因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即先借银行的钱花,然后再还。由于这样提前消费很有吸引力,诱惑人成为购物狂(entice people into shopping spree),购买本来不想买或买不起的大件商品(major durable consumer goods)和奢侈品(luxury goods),不知不觉中背上了一笔笔债。有人说,只要及时还钱就不用付利息,何乐而不为呢(Why not enjoy doing it)?银行当然是不会吃亏的。使用信用卡的人刚开始还能记得及时还债,如果忘了不但要付利息,还要交滞纳金(fine for late payment,从英文可看出“滞纳金”也是一种罚款)。
  有的人拥有多张信用卡,到后来白白给银行扣去很多钱。这样的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卡奴了。美国有不少人,欠了一家银行的债还不起,干脆在另一家银行再办一张信用卡借钱来还第一家银行,典型的拆东墙补西墙(rob Peter to pay Paul),俗话说,“虱多不痒,债多不愁”(When there are too many louse stings you don't feel much about the itch, and when one is up to one's ears in debt one stops worrying。),结果窟窿越滚越大,无法收拾,反倒变得心安理得(have an easy conscience)。
  最近又出现了“自行车奴”(bicycle slave)一说。原来是偷车的人太多。北京原来流行过一句话:“如果你没有被偷过三次自行车,你就算不得是真正的北京人。”(You will not be considered as a Beijinger if you haven't experienced your bicycles being stolen three times。)自行车上几把锁也奈何不了小偷(can never stop bicycle stealers)。被偷一辆就得花钱再买一辆,这对一般工薪阶层,绝不是一个小负担,可不成了“自行车奴”了吗? (作者:陈德彰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