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58|回复: 0

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渐露真容

发表于 2020-10-1 16:29: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记者27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随着考古工作者对唐华清宫朝元阁遗址的持续发掘,发现了大量唐代建筑构件和铭文板瓦,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高台建筑遗址已显露真容。

  朝元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西绣岭第三峰峰顶北端,始建于唐天宝年间。从2018年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配合朝元阁遗址保护项目,对朝元阁遗址开展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550平方米,全面揭露了夯土高台、主体建筑、东西踏道、廊房等,厘清了遗址的层位关系,发现了叠压在唐代遗址上方的晚期建筑基址,探明了唐代夯土的范围与深度,清理了残存的唐代建筑木构件,并对遗址开展了航空测绘、激光扫描等精细测绘工作。通过发掘,朝元阁遗址的空间布局、构件形制、施工方法等已清晰揭示。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邢福来介绍,考古发掘证实朝元阁为唐代华清宫骊山禁苑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唐代高台建筑遗址,是盛唐皇家建筑设计最高水平的代表。

  由于保存情况良好,朝元阁遗址出土了中原罕见的地栿、壁柱等唐代建筑木构件,揭示诸多特殊的构造做法,为研究盛唐时期的木建筑技术提供了无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此外,遗址中还出土了刻印“北六官泉”和“六官泉南”的唐代铭文板瓦。

  作为唐代华清宫骊山禁苑内的中心建筑,朝元阁的兴废伴随着华清宫的盛衰,也是唐王朝盛衰转折的标志。朝元阁最晚至北宋开宝三年彻底塌毁,此后北宋、元初分别在原址上进行了两次重建。

  邢福来说,发掘朝元阁遗址对于了解唐代华清宫建筑的布局、朝元阁大型建筑基址的结构,以及它对后世建筑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