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稿件点评阶段:
491 张耀杨 欢迎浅秋老师开始稿件定评! Oct 25, 2010 21:29:14
498 浅秋 谢谢各位老师的热烈掌声哈,我踏着掌声而来,哈哈, Oct 25, 2010 21:29:46
500 电建小兵 :clap::clap:,欢迎a曲老师 Oct 25, 2010 21:29:55
501 jizhongcaoyi 热烈欢迎 浅秋老师 Oct 25, 2010 21:29:59
502 浅秋 1010期文字稿点评 Oct 25, 2010 21:30:08
507 浅秋 本期稿件质量比较高的较多,所以有部分优秀稿件也没能见报。不过没有关系,本周还是这个主题,上周没有见报的稿子,本周还可以继续用。许多老师的稿件在方向的把握上做得比较好,现场感也很强,对新闻事件的交待处理很得当。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我仅就稿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不代表夏老师。此点评只对稿不对人。 Oct 25, 2010 21:30:52
508 杨雪梅 :clap::clap:欢迎浅秋老师点评 Oct 25, 2010 21:30:56
512 屈联西 学习中 Oct 25, 2010 21:31:56
514 向良忠 欢迎老师点评 Oct 25, 2010 21:32:00
515 浅秋 问题一:方向把握有误,角度不对。 Oct 25, 2010 21:32:12
516 浅秋 如:“不下井 就下岗”。此稿的报道角度是公司针对领导下基层的规章制度,不是领导下基层的事件,更不是员工对此的“热议”,我们的主题是:职工热议“领导下基层”,需要报道的是“领导下基层”时是如何做的,员工如何看“领导下基层”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好的经验、好的建议?不能仅报规章制度这一层面。在此稿的制度报道中,看不到员工的存在。这与主题不符。 Oct 25, 2010 21:32:30
517 邱志辉 :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1:32:45
518 浅秋 而另一篇稿件,同样是写领导带班下井的,是转了个角度报道的,就见报了:“没有领导带班可以拒绝下井”,该稿是通过矿部矿长与班长“合谋”,想测验一下大家监督领导下井带班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而策划出的一场“戏”,文章中通过员工的“热议”,使人很清楚领导如果不带班下井,会有哪些考核。稿件能以小见大,以事儿说理。值得“不下井 就下岗”的作者借鉴学习。 Oct 25, 2010 21:33:31
519 邱志辉 :clap:说说我吧,谢谢 Oct 25, 2010 21:33:46
520 浅秋 邱老师,您要点评您的稿件,要在周日之前给我留言,提前打招呼哈。 Oct 25, 2010 21:34:35
521 浅秋 但并不是说,这篇目见报稿就一点儿问题没有,比如说“没有领导带班可以拒绝下井”,该稿通篇对话,读后感觉如何?太累。新闻稿,最好是以陈述为主,恰到好处地使用对话。 Oct 25, 2010 21:35:02
522 邱志辉 :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谢谢您 Oct 25, 2010 21:35:17
523 浅秋 问题二:标题不仅虚化,而且没有时代标记,缺少时代气息。 Oct 25, 2010 21:35:28
524 浅秋 夏老师在强调标题的重要性时曾说过:“没有新闻性的新闻标题已定生死”,可见标题有多么重要。“班组天地”用稿要求是对事件报道稿的标题最好说事儿。本期稿件中标题问题比较大的,如:“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领导下基层”响鼓仍需重锤、把阳光带到每个角落等。 Oct 25, 2010 21:35:42
525 邱志辉 学生明白了,谢谢老师指导: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1:36:15
526 屈联西 “没有新闻性的新闻标题已定生死”,: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1:36:19
527 电建小兵 谢谢浅秋老师的精彩点评:clap::clap: Oct 25, 2010 21:36:22
528 暴雨 还没说完吧 Oct 25, 2010 21:36:44
529 浅秋 问题三:报道的时间,不是事件发生的时间。缺新闻由头、缺新闻背景、缺新闻要素,如:“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这类的问题是普通而又比较简单的,在这里不做更多的i阐述。 Oct 25, 2010 21:36:46
530 杨雪梅 :clap::clap:学习了 Oct 25, 2010 21:36:59
531 浅秋 问题四:标题与内容不符。 Oct 25, 2010 21:37:23
534 浅秋 如:“领导下基层”响鼓仍需重锤,稿件内容没有说出为什么用重锤,如何用重锤,结果如何。稿件从10月19日,四川煤监分局开出了“煤矿领导带班下井”首张罚单,更引起了该公司班组员工的热议开始,接着便来了个急转弯,写了“领导下基层”是该公司领导们的规范动作之一,并介绍了该公司领导下基层后解决的一些问题和达到的效果,最后是笔者的感悟写的却是大多数的员工对“领导下基层”这一做法都是相当认可和员工的希望,这三个内容各不相搭。文稿的败笔显而易见。这类的稿件也不少,在这里举此一例。 Oct 25, 2010 21:38:01
537 浅秋 问题五:新闻事件选取不当。 Oct 25, 2010 21:38:54
538 电建小兵 曲老师说的真好,谢谢您!! Oct 25, 2010 21:38:56
539 屈联西 浅秋老师辛苦了! Oct 25, 2010 21:39:08
540 浅秋 如“矿长请我当师傅”。领导下基层是为什么?这个要搞清楚,领导下基层可不是简单的“体验”来了,是解决实际问题来的。而此稿中介绍的却是矿长下基层时做这些工作——“他不是井站上的采油工,但此刻,他却正在配水间里拆卸过滤器;他不是采油队的技术员,却在这一整天都在抽油机下,采油树旁忙碌着。”领导有领导的职责,领导如果到基层就是去拜师学艺,那矿里岗位这么多,怕是他学不过来了。领导下基层也好,在办公室也好,都要想办法做到“领”和“导”,起到领导的作用,不是要一个领导起一个老工人师傅都不如的作用。 Oct 25, 2010 21:39:10
541 邱志辉 :clap: Oct 25, 2010 21:39:10
542 浅秋 对稿不对人哈,说到说不到的老师听内容,看点评就好了。 Oct 25, 2010 21:39:41
543 邱志辉 :clap: Oct 25, 2010 21:39:56
544 浅秋 问题六:模仿见报稿现象严重。 Oct 25, 2010 21:40:26
545 彩虹 说的在理 Oct 25, 2010 21:40:37
546 浅秋 无论是文字稿还是读书专栏的稿件,模仿的痕迹实在是太严重了。有的老师甚至是过于模仿,有抄袭之嫌,这部分作者已经进行过沟通,不做更多点评。在这里重点点评一下读书稿件的模仿问题。 Oct 25, 2010 21:40:42
547 jizhongcaoyi 恩 对 ... Oct 25, 2010 21:40:51
548 屈联西 :clap: Oct 25, 2010 21:41:06
549 电建小兵 呵呵,本来写的时侯就晕。这么一听课,好象明白点。但怕一下笔时就又出问题了。 Oct 25, 2010 21:41:06
550 浅秋 1、模仿标题。 Oct 25, 2010 21:41:07
551 浅秋 如:XXXXX读书法助班组XXXXX;XXXXX读书法成就XXXXX;XXXXX读书法铸就XXXXX;XXXXX读书法造就XXXXX。 Oct 25, 2010 21:41:29
552 邱志辉 :clap: Oct 25, 2010 21:41:50
553 屈联西 :no: Oct 25, 2010 21:41:54
554 电建小兵 :clap::clap: Oct 25, 2010 21:42:03
555 浅秋 除此之外就是标题中数数,大家对数数是乐此不疲,大有普及乃至上涨之势。真是横扫整个栏目,一二三,三二一地数来数去,实在是让人看了标题不想看内容。 Oct 25, 2010 21:42:18
556 浅秋 2、模仿内容。 Oct 25, 2010 21:42:31
557 屈联西 :music: Oct 25, 2010 21:42:50
558 浅秋 积少成多式、互通有无互补式、评议讨论式、学而时习式、你帮我助互助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式、编讲综合式……写来写去,你的稿中有我的影子,我的稿中有你的影子,真是和谐得很。呵。 Oct 25, 2010 21:43:06
559 huangshipeng Oct 25, 2010 21:43:41
561 浅秋 3、模仿结构。 Oct 25, 2010 21:43:45
562 屈联西 :roll: Oct 25, 2010 21:44:05
563 浅秋 业绩+方法 这个结构被太多的老师运用, Oct 25, 2010 21:44:22
564 浅秋 本期读书稿子中,“读书一角”让职工读书随心所欲 一稿脱颖而出,可能是许多老师没有想到的 Oct 25, 2010 21:44:39
565 屈联西 高! Oct 25, 2010 21:44:48
566 浅秋 坦白说,在与作者讨论此稿时,我也觉得此稿写得平平,学习的具体方法没有,而职工书屋、读书角又不是什么新闻了,不足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以见报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 Oct 25, 2010 21:44:58
567 邱志辉 :java::java::java::java::java::java::java::java::java::java::java::clap::clap: Oct 25, 2010 21:45:08
568 浅秋 如果您也这样看了,就和我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没有看到此稿的真正意义所在,聪明的您可能早就发现了,那您就和夏老师一样,有独到的洞察力了。 Oct 25, 2010 21:45:26
569 电建小兵 谢谢曲老师带来的精彩时刻!! Oct 25, 2010 21:45:46
570 邱志辉 写稿件也不能碰装 Oct 25, 2010 21:46:31
571 杨雪梅 谢谢曲老师现场点评,真是受益匪浅 Oct 25, 2010 21:46:32
572 浅秋 因为,夏老师就是从此稿中看到了更深层的值得宣传的东西,那就是稿件中介绍的职工书屋的不方便性,有其问题所在,而班组的读书角却解决了这些难题。再回忆以往的有关书屋的读书角的报道,多半是正面报道,说书屋的优势,说书屋的好。而这稿,却告诉我们,书屋有其弊端。揭示出来的问题就是与以往作者的不同视角。这篇稿子之所以见报,再一次证明一个真理——要与众不同! Oct 25, 2010 21:46:42
573 xiangkaixin 谢谢浅秋老师点评 Oct 25, 2010 21:46:47
574 浅秋 最后我想跟各位老师说:每个人学识、特长、好恶、习惯、性格等各有差异,写作方法、思路和角度也应该是千差万别,也正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稿件各有千秋,哪怕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报道出来的角度不同,看点就不同。 Oct 25, 2010 21:47:36
575 邱志辉 找全国的多不同 Oct 25, 2010 21:48:02
576 浅秋 而与众不同永远是出奇制胜的法宝,与众不同的稿件使见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Oct 25, 2010 21:48:04
582 浅秋 对那些写稿子比较困难的人来说是要多学习,、多借鉴,却不可以一味模仿、照搬。许多老师现在就是在学习模仿“报道事件+笔者评说”的结构,就是在学习模仿“业绩+方法” 的结构,可是,别忘了,新闻除了必备基本概念、常识、要素、价值等等之外,其竞争归根到底是个性和特色风格的竞争,追新求异是新闻不变之定律,用事实说话是新闻不变之原则,生动、鲜活是新闻不变之外衣,冲击力和震撼性主题是新闻不变之筋骨,在此框架下,大家可以尽情诠释特色、彰显个性。希望大家能够多学他人之长,丰富自己特色,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是大赢家。 Oct 25, 2010 21:48:49
583 屈联西 追新求异是新闻不变之定律,用事实说话是新闻不变之原则,生动、鲜活是新闻不变之外衣,冲击力和震撼性主题是新闻不变之筋骨,: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1:49:46
584 浅秋 投稿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时间关系只说这些粗浅的看法,不一定正确,有说得不对或是不到的地方,望老师们批评指正,补充指导。有个别想交流的老师会后可以单独找我。 Oct 25, 2010 21:49:51
585 浅秋 如果哪位老师截稿前想与我沟通的,也要提前和我说一下,避免因为人太多而排不上号。因为管理员还有平台的管理工作要做,毕竟管理员的职责是平台的管理工作而不是帮助大家修改稿件,修改稿件是额外的付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还希望老师们能理解。所以我们管理员帮助修改稿件的排序原则是:白金会员——积极参与活动的老师——其他老师,在此基础上按时间顺序排序。想在周一能点评一下自己稿件的老师,也必须要在周日之前在QQ上留言向我说明,提前打招呼,否则可能顾不到您的稿件。 Oct 25, 2010 21:50:09
586 电建小兵 谢谢曲老师的精彩点评 Oct 25, 2010 21:50:22
587 暴雨 精辟极了: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1:50:34
589 屈联西 谢谢曲老师的精彩点评 Oct 25, 2010 21:50:55
590 杨建yj9798 真知灼见!:clap: Oct 25, 2010 21:51:17
591 浅秋 文字稿的点评到此结束。谢谢各位!祝老师们不断进步,希望在下期看到您的稿件见报!加油! Oct 25, 2010 21:51:17
592 zhangdenze :clap:谢谢曲老师 Oct 25, 2010 21:51:23
593 邱志辉 谢谢老师的指导:java: Oct 25, 2010 21:51:32
594 xiangkaixin 谢谢浅秋老师 Oct 25, 2010 21:51:48
595 电建小兵 加油、加油!!再次谢谢曲老师 Oct 25, 2010 21:52:01
596 杨雪梅 :clap::clap::clap:曲老师辛苦了!谢谢曲老师精彩的一课。 Oct 25, 2010 21:52:06
597 浅秋 邱老师不要忘记,想点评您的稿子,就要提前和我说一下 Oct 25, 2010 21:52:06
598 浅秋 妹妹,应该的 Oct 25, 2010 21:52:18
599 浅秋 下面,再次请上老哥,请老哥进行摄影稿的点评, Oct 25, 2010 21:52:43
601 电建小兵 呵呵,姐姐水平真高,妹妹可佩服了! Oct 25, 2010 21:52:49
602 邱志辉 谢谢,老师指导,我会的 Oct 25, 2010 21:52:51
605 老哥 我就不用请了,早就等不及了 Oct 25, 2010 21:53:08
606 电建小兵 欢迎老哥:clap::clap: Oct 25, 2010 21:53:12
612 杨雪梅 :clap:欢迎老哥上场 Oct 25, 2010 21:53:37
615 老哥 浅秋是踏着掌声来,你们最后是听着我的骂声走哈 Oct 25, 2010 21:54:04
616 邱志辉 我也想学习 Oct 25, 2010 21:54:06
617 老哥 先说说上一期的稿子哈 Oct 25, 2010 21:54:47
618 老哥 比前一期有进步 Oct 25, 2010 21:54:55
620 老哥 前一期的稿子除了机器加人,别的什么也没有 Oct 25, 2010 21:55:22
621 老哥 这一期有改善 Oct 25, 2010 21:55:30
622 老哥 从驴头不对马嘴到有点感觉,是有进步 Oct 25, 2010 21:56:06
623 老哥 但大家不要高兴得太早了,这一期还有问题稿件 Oct 25, 2010 21:56:43
624 老哥 标题、图片、文字不是一个内容 Oct 25, 2010 21:57:01
625 老哥 要素不全 Oct 25, 2010 21:57:13
626 李明航 Oct 25, 2010 21:57:20
627 老哥 文字前后连接不上 Oct 25, 2010 21:57:23
628 老哥 等等等等的问题,我们要在这一期克服 Oct 25, 2010 21:57:49
629 jizhongcaoyi Oct 25, 2010 21:57:57
630 邱志辉 老师辛苦了! Oct 25, 2010 21:57:58
631 老哥 本期投稿虽经管理员特别提醒,但仍有很多通讯员把目光锁定在人+机器这个固定的框架内,没有突破:如“挑刺”把关铸精品、创先争优显功效 喷燃器安装工期减半、今冬供暖更低碳高效、赖生胜:自创检测法除隐患、张昌远敢揽“瓷器活”等等; Oct 25, 2010 21:58:20
632 浅秋 没关系,只要对大家有帮助就行。 Oct 25, 2010 21:58:21
633 邱志辉 谢谢 Oct 25, 2010 21:58:33
634 老哥 有的通讯员在选题上有了突破,但选材不典型,立意不新,浮于表面,没有深挖:如文体活动促和谐 拜下名师好成长、成长经历与工友共享、“劳动号子”震响金秋大修现场、徐冬冬:宣传戒烟乐此不疲等; Oct 25, 2010 21:59:05
635 邱志辉 下期我要好好想稿件 Oct 25, 2010 21:59:30
636 老哥 有的稿子则不符合现场特写的写作要求,写成了消息、人物简介:如织出来的冠军、技师刘启保30载带出9名“采油状元”、 女强人,孙乃贵、强化技能培训 提升服务水平。事实胜于雄辩,细节胜于笼统,抓住一个细节去描写,事件会更有吸引力、说服力。 Oct 25, 2010 21:59:45
637 屈联西 ?抓住一个细节去描写,事件会更有吸引力、说服力。?????: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2:00:19
638 电建小兵 谢谢老哥,老哥辛苦了! Oct 25, 2010 22:00:23
639 老哥 从近几期的投稿中可以发现,很多通讯员并不完全输在写作技巧上,最重要的是选材立意不深不新。无论摄影还是文字稿,都应力求标题“靓”立意新。意高则文胜,选题立意是关键,立意要渗透时代的新观念、选用出彩的新材料、体验生活的新东西。 Oct 25, 2010 22:00:31
642 浅秋 好 您提前打招呼就可以,您是白金会员吧? Oct 25, 2010 22:01:08
643 老哥 如女工杨小叶“感动”岁月就在立意上高人一筹,其主题与国家弘扬道德楷模精神,树立时代文明新风的主旋律相合。而触屏查询机让职工事事知情则与近年来一直在呼吁的民主管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形势相合。看了近期的见报稿后,我也在反思,感觉我与很多老师一样欠缺的也是对选题立意的把握,所以,今天特意学习了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并结合我自己的体会简单罗列如下,与大家共享。关于现场特写的写作要求,我们曾反复强调了多次,今天就不作为重点重复了。 Oct 25, 2010 22:01:15
645 老哥 稿件的立意要遵从以下四个基本要求:正确、准确、明确、集中。 Oct 25, 2010 22:01:54
648 邱志辉 志民老师,我今天学很多, Oct 25, 2010 22:02:03
649 屈联西 谢谢老哥的精彩点评!您辛苦了! Oct 25, 2010 22:02:07
650 浅秋 那您最好加入,不然,有白金会员要点评的一多,您就排不上号了。 Oct 25, 2010 22:02:10
651 老哥 1、正确 确立的中心思想必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提倡鼓励积极健康纯洁的情感和生活态度,体现社会和企业、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某个美丽的侧面。 Oct 25, 2010 22:02:16
652 李明航 老哥您辛苦了! Oct 25, 2010 22:02:25
653 老哥 2、准确 就是中心必须符合主题的要求。 Oct 25, 2010 22:02:33
654 邱志辉 怎么进入? Oct 25, 2010 22:02:51
655 杨雪梅 :clap::clap:不亏是老哥,句句真理,学习了。:java::clap: Oct 25, 2010 22:02:55
656 老哥 大家的稿子质量上去了,我想辛苦也辛苦不了 Oct 25, 2010 22:02:58
657 屈联西 i学习中! Oct 25, 2010 22:03:02
658 屈联西 明确、集中? Oct 25, 2010 22:03:35
659 老哥 3、明确 包括两层意义。一是指作者本人的态度要很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要旗帜鲜明,不能前后矛盾;二是指材料能够反映中心,不能材料写这,中心是那。 Oct 25, 2010 22:03:41
660 浅秋 加白金会员,我给您一下地址,您自己 看一下吧。 Oct 25, 2010 22:03:44
661 李明航 哈哈,说的多实在! Oct 25, 2010 22:03:56
662 志民丨阳光 恭喜 Oct 25, 2010 22:03:56
663 邱志辉 谢谢你老师 Oct 25, 2010 22:04:13
664 jizhongcaoyi 老师说的 切中要害 Oct 25, 2010 22:04:13
665 浅秋 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65635-keyword-%C1%AA%D2%EA%BB%E1.html Oct 25, 2010 22:04:17
666 邱志辉 谢谢老师 Oct 25, 2010 22:04:17
667 老哥 4、集中 是指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表达一种态度,不能同时有两个或者更多,不能像总结报告那样面面俱到,抓住一个方面写好写透。 Oct 25, 2010 22:04:28
668 老哥 西瓜舍不得丢,芝麻舍不得丢,最后什么也没有 Oct 25, 2010 22:04:59
669 浅秋 看完后,如果您愿意加入,就填一个表,表填好后,可以交给我,在我们收到您的汇款后,就给您开通白金会员功能。时限为一年,从开通之日算起。 Oct 25, 2010 22:05:03
670 电建小兵 西瓜舍不得丢,芝麻舍不得丢,最后什么也没有:clap::clap: Oct 25, 2010 22:05:23
671 老哥 要确定好一篇稿子的立意,仅仅达到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追求立意上的新颖深刻。新颖,就是提倡“言人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不重复别人,力求挖掘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基本方法是 Oct 25, 2010 22:05:38
672 杨雪梅 老哥,说的太对了,我就是什么都想说,反而什么都说不清楚,学习了:clap: Oct 25, 2010 22:06:03
673 老哥 由点到面 由一件事联想到另一件事,甚至联系到许多事。有时,一件事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把两件。三件联系起来,就能看出问题了。我们常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就是这个道理。 Oct 25, 2010 22:06:23
674 邱志辉 我看看吧,谢谢老师 Oct 25, 2010 22:06:49
675 老哥 有的人拍片子,什么都想拍进去,最后只能是集体照,没有重点,说不出问题 Oct 25, 2010 22:07:22
677 老哥 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道理我想大家都能明白 Oct 25, 2010 22:08:08
678 老哥 由表及里 即是由情入理,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多想想它里面包含着什么道理,透过表面现象去挖掘隐藏的带有本质性的东西。 Oct 25, 2010 22:08:31
679 老哥 这个道理有许多人都不明白 Oct 25, 2010 22:08:51
680 老哥 采访时走过场、打电话、随意听等等采访大忌在这些人身上集中体现 Oct 25, 2010 22:09:47
681 老哥 就是不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Oct 25, 2010 22:10:24
682 老哥 我们不是没有新闻可以采访,是我们没有抓住新闻 Oct 25, 2010 22:10:47
683 老哥 新闻不是我们能看出来的,应该是体会出来的。 Oct 25, 2010 22:11:07
684 电建小兵 老哥给我们上的这堂课,真精彩!!!:clap::clap: Oct 25, 2010 22:11:14
685 屈联西 :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2:11:27
686 老哥 新闻不是送上门的,是我们用嘴、腿问出来、跑出来的 Oct 25, 2010 22:11:48
687 邱志辉 :clap::clap::clap::clap::clap::clap::clap: Oct 25, 2010 22:11:56
688 屈联西 新闻是跑出来的:clap: Oct 25, 2010 22:12:26
689 老哥 由此及彼 即是写出事情的另一面。避开大家可能都写的一面,独辟蹊径的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去写他们的另一些侧面,这样,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Oct 25, 2010 22:12:35
690 屈联西 避开大家可能都写的一面,独辟蹊径的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去写他们的另一些侧面,:clap: Oct 25, 2010 22:13:06
691 杨建yj9798 曲老师和老哥老师不但有真知灼见,而且可以看出是做了精心准备的。 Oct 25, 2010 22:13:30
692 邱志辉 与众不同 Oct 25, 2010 22:13:33
693 jizhongcaoyi 老师 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3:37
694 老哥 大家都去拍的还能是新闻吗?大家都去写的还能是新闻吗?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还去赶什么热闹? Oct 25, 2010 22:13:42
695 屈联西 老师 们 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3:52
696 电建小兵 [杨建yj9798] 10:13 pm: 曲老师和老哥老师不但有真知灼见,而且可以看出是做了精心准备的。杨建老师说的对,支持!! Oct 25, 2010 22:14:09
697 电建小兵 老师们辛苦了,谢谢老师们!! Oct 25, 2010 22:14:25
698 gongming 受益匪浅呀 Oct 25, 2010 22:15:21
699 杨雪梅 :clap::clap:老哥老师辛苦了:java::clap: Oct 25, 2010 22:15:25
700 xiangkaixin 大家慢慢聊 我有事先下了 Oct 25, 2010 22:15:31
701 邱志辉 要在与众不同上下功夫 Oct 25, 2010 22:15:42
702 暴雨 学习了。老师们,88 Oct 25, 2010 22:15:44
703 老哥 一个场景几个人或几十个人拍,一件事情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写,那这样的新闻还有新意吗?所有人都拍机器加人,我们报纸是不是要改名字了? Oct 25, 2010 22:15:45
704 jizhongcaoyi 老哥 老师 您能在1010期 已见报稿件中 找一篇好的稿子 举例说明吗 Oct 25, 2010 22:16:08
705 老哥 今天时间关系估计不成了,下次请提前预约 Oct 25, 2010 22:16:36
706 老哥 由正及反 就是由正面想到它的反面。也就是平常说的逆向思维。正面的东西想想它的反面,不好的东西想想它的另一面,从反面入手,提出新鲜而相反的观点和看法,这样,你的立意可能就有独特之处,文章也就显得与众不同了。 Oct 25, 2010 22:16:48
707 屈联西 我们不要让老哥评得太晚了。 Oct 25, 2010 22:17:13
708 jizhongcaoyi 哦 我知道了 Oct 25, 2010 22:17:16
709 屈联西 太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7:24
710 gongming 老哥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7:47
711 李明原创港 :java: Oct 25, 2010 22:18:07
712 屈联西 白天上班,晚上点评! Oct 25, 2010 22:18:11
713 电建小兵 是的。时间不早了。老师们评稿很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8:14
714 老哥 今天该讲的已经讲了,该说的已经说了,再没有好的稿子我就要由正及反去看你了。 Oct 25, 2010 22:18:45
715 jizhongcaoyi :up: Oct 25, 2010 22:19:02
716 邱志辉 老哥老师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9:30
717 李明航 Oct 25, 2010 22:19:42
718 志民丨阳光 老哥老师辛苦了 Oct 25, 2010 22:19:46
719 杨建yj9798 谢谢两位老师赐教! Oct 25, 2010 22:19:49
720 志民丨阳光 1011期文字主题:职工热议“领导下基层”3;摄影主题:小家趣事 截稿时间为本周三晚12点。 Oct 25, 2010 22:19:52
721 浅秋 :clap: Oct 25, 2010 22:20:03
722 屈联西 老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鼓励我们对待每一篇稿都人更加认真呵! Oct 25, 2010 22:20:05
723 剑气横空 :clap: Oct 25, 2010 22:20:13
724 老哥 不希望大家劳动后没有收获。今天摄影点评到此为止。下周一不要让我骂娘就成!大家加油! Oct 25, 2010 22:20:16
727 电建小兵 呵呵呵,:clap::clap: Oct 25, 2010 22:20:34
728 杨雪梅 :clap:谢谢老哥老师 Oct 25, 2010 22:20:39
729 浅秋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Oct 25, 2010 22:20:48
730 杨雪梅 大家加油1:clap: Oct 25, 2010 22:21:01
731 李明航 老师们晚安! Oct 25, 2010 22:21:03
732 电建小兵 老师们晚安!! Oct 25, 2010 22:21:06
733 浅秋 读书专栏稿件继续哈,我与班年底的组故事也继续, Oct 25, 2010 22:21:11
734 浅秋 晚安。 Oct 25, 2010 22:21:15
主题制定顺利结束
1011期文字主题:职工热议“领导下基层”3
摄影主题:小家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