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秋时节,秋高气爽,实在是种享受。但总有一些人多愁善感,时常悲观、失落。
中国自宋玉《九辩》起就有了悲秋情结,这也成了中国特有的“伤春悲秋”的文学现象,古代文人更是与秋天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
畅游山水,积极自我调节
登高望远有助于解秋悲。平时久坐少动、工作疲倦的小伙伴,不妨约上三五知己,外出登高、游水,体验阳光的抚慰、自然的熏陶,加之山林中的大量负氧离子,自然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登高辞青,既可以调节心情,减少郁闷,又能使人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同样的秋天,同样的景色,每个人的心理反应却截然不同。有些内心强大的人,能自我激发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人,容易想不开,由物及人,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为消除凄凉情怀,必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进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树立积极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奋发有为的人生信念,提高自我评价,增强抗挫折能力,注入正面的心理能量。
调整生活状态,告别悲秋
宜少辛多酸 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要以滋阴润肺为宜。
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多吃酸性食品,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以增强肝脏的功能。
宜在傍晚运动 傍晚运动可协调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使神经细胞的工作效率更加提高,有助于稳定情绪,改善睡眠。
宜早睡早起 秋季应适当增加夜间的睡眠时间,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因此,秋季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阴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另外,昼短夜长,天气凉爽,人们往往比较贪睡,睡多了情绪会变得萎靡。起居有常,早睡早起能让人情绪饱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