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8|回复: 0

“车轮”上的长三角激发活力

发表于 2020-10-4 17:29: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治国
 来源:经济日报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显著标志。依托快速运输通道,以城际铁路、轨道交通建设等为重点,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正在加快步伐,长三角都市圈的活力也正在逐步迸发。

  从宏观层面来看,铁路建设是长三角交通一体化的重点环节。一个现代化的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将有力推动长三角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下,整个长三角的铁路建设掀开了新的一页。商合杭高铁全线贯通,豫皖浙三省高铁“无缝对接”;沪苏通铁路通车运营,苏中苏北城市融入长三角“全面开花”;沪杭甬高速公路试验路段基本完成,促进人流、物流“智慧流动”。必须看到,长三角地区铁路发展仍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如京沪高铁、杭长高铁、京九铁路等部分干线通道能力紧张,部分通道存在技术标准不统一问题,铁水联运水平有待提升,沿江铁水联运比例低等。

  从微观层面看,在拥有密集高铁网络的长三角,交通一体化已经从高铁、公路等“主动脉”延伸到了城市内部的“毛细血管”。在上海、浙江、江苏毗邻交界之地的“公交毛细血管”正在一条条接续起来,原来一条“篱笆”就能隔起来的两地,现在通过“毛细血管”搭建,往来日益密切,互融互助日渐成为现实,真正畅通了区域“微循环”。

  可以说,“车轮”上的长三角正在让资源要素快速流动起来。同时,快速流动的资源要素也对长三角交通一体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要加大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规划协同和政策支持,优化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和功能,比如要尽快优化长三角区域铁路、轨交、机场等主要交通节点的布局与协同,加快形成高标准、高质量、多元化立体交通一体化样板。

  其次要加强统筹谋划,补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能级,共建世界级港口群。加快打造以江海联运为特色的通州湾新出海口、以长江中转联运为特色的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以陆海联运为特色的连云港区域性国际枢纽港,还要加强上海港与宁波港两大港口的功能配置与协调。同时,加快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重点推进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和建设。

  再次,要加大对长三角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资源要素集聚,加强各类资源要素向长三角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完善区域交通发展生态保障机制,通过高质量的区域综合立体交通网,增强长三角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经济、人口等承载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