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25|回复: 0

农民工入保障房体系是作茧自缚

发表于 2010-10-26 16:46: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城市欢迎农民,但城市不能无限量容纳农民工。城市的房子可以卖给农民工,但城市的资源能承载得起2.3亿中国农民工及其背后更广大农民群体的需要吗?可见,让农民进城听上去很美,但并不是破解农民工问题的科学思路!

  13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撰文,谈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韩长赋称,应把农民工纳入政府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等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体系。(10月14日《新京报》)

  韩部长的这番话透出浓郁的爱民之情,对农民乃至农民工的关爱可见一斑,确实令人感动。

  实际上,在今年早些时候,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一次论坛上曾表示,要增加对农民工的房补,以满足农民工的住房需求,同时便利房地产市场规范化运作,拉抬GDP增长。(中新网4月21日电)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人,笔者同样十分关心疼爱农民工,但若说给农民工房补,或者干脆说把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对待,一律纳入政策保障房体系,却实在难以苟同。

  城市好不好?当然好。农民想不想进城?答案也是肯定无疑的。但城市再好,也是有“人口载容”的;农村再不好,也需要有人去建设改造它。

  现在农民进城现象已很普遍,农村留守人员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如果再给农民工在城市购房上以“方便”,势必会有大量的农民被吸引进城,在城市买房谋生, GDP可以说增长了,但滋生的社会矛盾谁去解决,新农村无人建设又该怎么办?农民工定居城市后,拿什么去生存养老?

  实际上,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在吃青春饭,挣苦力钱。年轻时打工赚钱,等到老来干不动时,还是会眷恋故土,落叶归根的。恐怕真给了农民工福利房政策,也不会有多少农民工会真正在城市安家落户,定居下来,大不了又多培植了一股社会“炒房”力量!

  社会有分工,人人司其职。农民工本身就是农民,就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建设力量。农民工注定只是农民身上一个阶段性的符号,它不可能伴随农民终生。忙时务农,闲时务工,是顺应自然、顺应社会的生存之道。实际上,农民工在家乡都有住房,宅基地基本免费,建房成本远远低于城市购房。如果吃苦勤劳,农民工在农村拥有一所像模像样的住房,也绝不是不可实现的事。如果用福利房政策把农民引进城,却是在作茧自缚,得到的恐怕会远远大于失去的!

  城市欢迎农民,但城市不能无限量容纳农民工。城市的房子可以卖给农民工,但城市的资源能承载得起2.3亿中国农民工及其背后更广大农民群体的需要吗?可见,让农民进城听上去很美,但并不是破解农民工问题的科学思路!中华合作时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