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88|回复: 3

“李刚门”还潜伏着多少未知的真相

发表于 2010-10-26 22:23: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2日,李刚父子现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向车祸受害者及其家属道歉,遭到死者家属拒绝,众多网友更是将李刚在镜头前声泪俱下称为作秀,并冠以“奥斯卡影帝”加以调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影帝”泪水未干,便有网友爆料称,李刚父子在保定有五处房产,其中不乏别墅豪宅。事后一直以“打酱油者”自居的河北大学也未能幸免,打假斗士方舟子22日在其微博上称,河北大学一把手王洪瑞涉嫌学术造假。(10月24日《山东商报》)

网友的围观,总是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官二代、飚车、豪宅、教授、学术造假……“李刚门”衍生出的“蝴蝶效应”,造就了一部剧情堪比好莱坞大片的“车祸电影”,看的人眼花缭乱。“李刚门系列电影”,究竟是“纯属虚构”,还是有“潜伏的真相”?就个人而言,我宁愿相信后者,参照物就是中国足坛反腐风暴:杨一民、南勇、谢亚龙……被群众围观的人大多都不是什么好鸟。

“李刚门”的背后究竟还潜伏着多少未知的真相?这其中,最具看点就是李刚大人是否存在经济问题。李刚很有钱,从其给儿子买的“交通工具”便可略知一二。据新闻报道称,李启铭撞人时所驾驶的是一辆价值20余万的迈腾豪华轿车。有网友质疑,李局长不过一区区科级干部,为何能如此出手阔绰?而其后网友的爆料更是让人震惊:李刚父子在保定有包括别墅、商铺在内的5处房产,其中有3套属于李启铭。按照当前的高房价估算,5处房产少说也能值个几百万。我纳闷:作为一名靠拿国家固定工资的公务员,李刚大人凭什么就如此腰缠万贯?

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灰色收入”是官场潜规则的代名词。从近年来官场一些反腐经典案例看:有钱的官儿大都不是什么善类。一包天价烟,让南京周久耕大人的贪污腐败“现出原形”;给女儿买房子,牵扯出湖北武穴市委副书记冯汉武违法乱纪的犯罪事实……至尊九五VS豪华迈腾,两套房子PK五处豪宅,谁更有钱一看便知。李刚大人的巨额财产从何而来?有关部门应该给公众一个说法,查一查也无妨。

与领衔主演李刚不同,连“配角”都算不上的河北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洪瑞被牵扯进来则是“纯属意外”。打假斗士方舟子在其微博中称,“王校长的两本著作和博士论文均为抄袭之作,王校长曾来函要求删除这些揭露文章,但是未提供任何资料证明自己的清白。”大牌教授学术造假,这无疑又是一个重磅炸弹。一般来说,被指学术造假对于一位学者而言,是莫大的耻辱。如果真的是被诽谤,应该第一时间反击。但可惜的是,作为“抄袭门”的主角,王洪瑞却至今未给社会和公众一个交代。

真相何在?我们一直在围观。(武海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22:25:05 | 查看全部
李刚 你有几张面孔

昨天的《中国经济时报》关于河北大学车祸的报道,是迄今所看到的最全面、细节最丰富、现场感最强的报道;其中有关李刚和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党委书记任国升的一些情节或细节,很让人震惊,更让人心寒。最寒心的应该是河北大学的学生和家长。

报道说,22日21时许,该报记者通过受害者家属获知李刚的联系方式,致电询问是否为李刚,并表示希望采访他本人。对方矢口否认自己为李刚,并且再三追究记者从何处获知其联系方式,并严厉告诉报记者:“等我查到你是谁,我要告你。”

是不是记者拨错了号码,打了另一个人的手机?哪怕对方是个地痞,最多骂句粗话,也不会厉害到要去查人,而且打错一个电话值得“告”吗?谁又有能力和权力让电信局配合他查人?李刚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的副局长,有报道说他分管刑侦;一接记者电话就想到查人,很专业。

就在宣称要查人之前的几个小时,李刚还在中央电视台镜头前泣不成声,几度哽咽,还特地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说是表示“深深的歉意”。有人说他是“作秀”,但是我还想眼泪是装不出来的,他毛病再多,总还是个人,人家被自己儿子撞死了,这点恻隐之心总是有的。谁知才过了几个小时,没有摄像机对着了,就换上这么一副面孔。那么,面对电视镜头时,他的眼泪到底为何而流?为何那么伤心?是为了被害者,还是为了别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多次要求采访保定市公安局等部门,但是该记者以及在保定采访的其他几家媒体记者均始终无法进入保定公安局,无法获得采访许可。这是可以理解的:接受采访,就要面对质疑,面对很多“为难”的问题,比如关于李刚父子名下5处房产的传言。即使尚待调查证实,也要有个承诺吧?即使是谣言,为了对李刚声誉负责,也应该明确辟谣吧?网上所曝5处房产,有具体得不能再具体的门牌号码和面积,要查证并不困难,但李刚本人和有关部门至今没有回应。

相形之下,李刚在央视露面,很难说是一次采访,除了李刚秀道歉,没有就案情、李刚的家教等有关问题的提问。有人指出,这是给了李刚一次危机公关的机会。

学校方面也令学生寒心。报道说,有记者就学校责任采访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任国升书记时,任说:“我们赔偿什么?这是交通肇事,学校还是受害方呢。”该校门口竖有“校外车辆禁止入内”、“限速5公里/小时”的警示牌。发生了这样的惨案,学校至少有管理不严的责任。不反省、不向师生检讨自己的领导责任,反而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这样的学校领导,岂不令广大师生寒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河大的采访经历,进一步证实了“封口说”。 该校武术协会成员向记者发来短信:“您好!刚刚得到消息,武协已经下了全体封口令。”还有学生反映,“在学校论坛里对于学校不利的言论大都被删了”,并且学校通过班级辅导员给目击者、学生打招呼要求不要接受采访,不要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有的同学拒绝接受采访后,又给记者发短信解释:“我们不是不想揭发,只是李刚在这的势力很大,我们学生不敢站出来。”李刚是保定市公安局北市区分局副局长,河北大学就在北市区公安分局的辖区内。

学校也安排了学生接受采访,可采访时有人“陪同”,如果不怕学生“乱说”,何必这样如临大敌?

一个学校正门、边门、后门加起来也不过三四个门,而上千名学生就有上千张嘴;大门是不会移动位置的,而学生是长着腿的——是管住大门容易呢,还是管住学生的嘴容易?容易管的没管住,不容易管的,处处设防,层层布岗。如果把管学生嘴巴的周到、缜密、处心积虑用一点到管校门上,还会出这样的事吗?但是,管理的力量为什么没有这样分配呢?确定管理重点的原则又是什么呢?也许这才是关键。(戎国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22:27:34 | 查看全部
从李刚门到抄袭门 典型的“新闻次生灾害”?

从那句“我爸是李刚”横空出世不过一周时间,发生在河北大学的“官二代”撞人事件已经拐了一个急弯——河北大学校长王洪瑞被曝出“抄袭门”。有记者联系了“校长抄袭门”的发源地新语丝网站的创始人方舟子,方舟子表示,他本人认为,有关抄袭的指控“完全成立”。当时有自称王洪瑞的人找到他,要求他删除这些文章,他并没有答应……(10月25日《晶报》)

在事件第一阶段,“官二代”那句“我爸是李刚”以其嚣张和悍然,立即点燃了公众对于权力的直接联想。一场人肉搜索风起于网络,李启铭、李刚被网民大起底。而案情的相关细节一直迟迟未有官方的回应,此间更是曝出了河北大学下令封口的传闻,这更激发了舆论对大学精神的质疑。“河北大学校办一位老师对记者称,出了这种事不能全怪学校,国家一直下大力度抓矿难,照样有很多砸死人事件”的“矿难论”,其言语之冷漠,更让人揣度:如此衙门作风的大学是如何炼成的?舆论的风暴自此进入第二阶段:一个学术不端、行事专制的大学校长与一个官僚化的大学,以及一个名下有5套房产的权力者成为矛头所向。

如果说“官二代”的跋扈是“直接灾害”,那么,官二代的腐败和大学校长的学术不端就是这一事件的“新闻次生灾害”。李启铭的嚣张、李刚有待核实的个人财产、王洪瑞亟待回应的学术腐败,此次事件中的每个人的表现,竟然如此符合公众对“官二代”、权力者、学术官僚的符号化想象。细节越来越多,官二代撞人事件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受害人被允诺保研接受秘密和解、王洪瑞曾在保定五星级酒店设宴请李刚调查学术举报者,越来越多的传言正如酵母一般积蓄力量。

以网络为主战场的舆论因为更多细节越来越兴奋。与此相比,相关方却持三缄其口的沉默定律。沉默和私下调解的方法,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并不能胜舆论于无形,相反,可能让舆论产生权力阶层相互袒护的想象。“抄袭门”即是一例:王洪瑞涉嫌学术不端本来事发于今年春天,如果不是因为撞人一事,本不会引起如此高的关注度。但正是因为河北大学在撞人事件的沉默和冷漠态度,再生事端。而这一次,更加入了学术官僚与权力者联手打击举报者的细节,令“抄袭门”已经蔓延出了学术的领域。

李刚5套房的网友爆料,等于是明白地向纪检部门举报;王洪瑞被何达仁举报学术不端也是一次学术反腐。相关方应该正面应对,积极回应,消弭公众的不公焦虑,给舆论一个正当的出口,这才是对“新闻次生灾害”的减灾抗灾办法。(蔡晓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6 22:29:14 | 查看全部
“李刚门”和“抄袭门”的投桃报李


23日,有河北大学学生证实,车祸发生后所有班级召开班会,要求“封口”。记者调查显示,半年前的河北大学校长“抄袭门”中,保定警方曾介入调查几位被怀疑参与的举报者。(《解放日报》10月25日)

原来“封口门”背后是“抄袭门”,原来校长是在“投桃报李”,也无怪乎河北大学的学生只能选择沉默,也无怪乎李刚之子狂妄叫嚣“我爸是李刚”。

一所高校的校长陷入“抄袭门”,本身就是令人羞耻的事,可竟然要通过警方介入摆平,并且几乎“成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校长如果涉嫌“抄袭”,在我看来,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用事实为自己的清白作辩护;另一条路就是主动辞职。可这位河北大学的校长却走了第三条路。一方面“发来身份证影印件要求删帖”,但却没有自证清白的依据;另一方面让警方介入。当事人称,保定警方人员曾介入该事件,调查几位被怀疑参与的举报者。当然,这位校长更没忘记在内部进行调查。据称,王洪瑞校长怀疑“抄袭门”事件的举报者是本校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于是让学校纪检部门对该学院进行以财务为重点的全面调查。纪检部门调查无果,王洪瑞斥责办事人员不卖力。2010年5月初,河北大学又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组成的新的“调查组”,再次对该学院进行全面审查。

校长深陷“抄袭门”,本属于学术范畴,并不是警方的职责范围,没想到,警方居然一呼就应,可平时却在嚷嚷警力不足。公安局长的介入,无非是通过权力给举报者施以压力。当然,这些事以前都是暗中进行的。大学校长并没有因为抄袭而“下课”,这位局长的五处房产依然“滋长在暗中”。现在,这些都随着“我爸是李刚”而被丝丝剥落。这固然让人欣喜,然而,所有这一切却都是媒体和网友在独自忙活,监管部门竟依然保持沉默,这是最令人痛心的事。只要监管部门不回应,丑恶再怎么揭露,恐怕都无法动摇校长和局长的“权力”。

警方介入“校长抄袭门”充当什么角色?显然不是想秉公执法,而实际上也没有什么法可执。莫非是想充当“黑社会”角色,以“威胁”来吓唬举报者,从而使这名深陷“抄袭门”的大学校长能够“全身而退”?想不到的是,大学校长这么快就找到了一个“报恩”的机会。然后,我们就从点点滴滴中解读出丑陋的真相。一言蔽之,校长和局长只不过是权力在互庇。只是,这种权力互庇还能“庇”到何时?(郭文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