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1|回复: 0

青春无悔的航天飞控人

发表于 2020-10-5 20:45: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飞控人韩绍金(右二)。受访者供图        
                  来源:南方日报
  ■家国情 航天梦
  这是一群满腔热血、饱含家国情怀的航天飞控人。
  他们在人生三十岁之际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成功驾驶“玉兔”在月表前行,守护“嫦娥”在太空徜徉,跟随“天问”前往火星旅行。
  国庆与中秋到来,他们仍坚守在飞控一线,书写他们不凡的航天故事。岁月阡陌,三十而已。他们用最美好的年纪奋力拼搏,让浩瀚星空化作他们无悔的青春,勇立中国航天潮头,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中流砥柱。
  国庆贺喜,中秋团聚。在那浩瀚宇宙中,不仅有航天人的信仰,还有国、有家。
  开“玉兔豪车”的奶爸帮月球车写日记
  作为玉兔驾驶员之一,韩绍金每个月都能开着“豪车”涉足无人之境。这辆“豪车”正是“玉兔二号”,它所探险之地是人类从未抵达的月球背面。
  五年里,韩绍金辗转三个岗位,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为开好玉兔车练就了高超技术。他不仅是兢兢业业的玉兔驾驶员,还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航室遥操作组组长,更是火爆全网的《玉兔二号驾驶日记》撰稿人。他记录下玉兔二号着陆21个月里的状态以及驾驶员们的故事,见证了中国月球车探测的每一步。
  “我给儿子取名为天问,因为孩子与首次火星探测任务都是我三十岁生命里最最珍贵的星辰大海。”年初,韩绍金妻子正值孕期,火星探索和空间站联试任务的双重压力,让韩绍金只能带着对妻子的不舍与愧疚投身任务。几个月后,妻子突发高烧,被迫早产,正在组织玉兔二号探测工作的韩绍金第一次请假,迅速赶回家将妻子送往医院治疗。韩绍金在医院寸步不离,直到妻儿双双脱离危险才松了一口气。
  三十而立,韩绍金的热血因中国的航天事业而沸腾,脉搏因漫天星海而跳动。
  火星接棒人全程追踪天问探火
  九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进入了平稳的地火转移阶段,单位强制让坚守了三个月的支全全休假。他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载航室故障诊断组组长,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长管团队任务主管和总体副主任设计师。
  “操作不倒班,值班不掉队”是支全全的值班理念,也是他对天问一号的别样深情。支全全和团队从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就全程跟踪,到了转移阶段,更承担了日常管理工作,再加上火星发射和空间站无线联试任务高度重合,大家越发繁忙。
  “你乖乖听话,等爸爸忙完了就去看你。”火星任务联调期间,支全全坚守一线,无暇顾及家中,只能每天在任务间隙挤出五分钟和女儿视频聊天。一边是家庭责任,一边是国之重器,支全全深知肩上重担。
  三十而已,支全全的青春在祖国探火事业中闪光,他用坚守为深空点亮光芒。
  “嫦娥”守护者陪伴七年月面时光
  与神话传说不同,现实中“嫦娥”的守护者是个干练的山东汉子,他就是载航室规划计划组组长于建明。
  2014年初,于建明刚来北京中心工作就接到了将嫦娥三号着陆器转入长期管理模式的任务。这是他所在的载航室第一次接手在地外表面的航天器,机理原理和飞控模式与以往管理的航天器都不同,他们面临巨大挑战。
  接受任务后,于建明开始研究“嫦娥”的技术状态,探索地外星球的航天器长期管理模式。最终,他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守护着“嫦娥三号”度过了近七年的月面时光。
  去年年初,“嫦娥四号”也转入长期管理,两个“嫦娥”在手,于建明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深入分析了“嫦娥三号”的管理经验,总结了包括唤醒计算方法在内的多种管理方案,确保了两个“嫦娥”的精细化管理,配合玉兔二号在月面生存超过600天。
  三十正当年。于建明的热情在夜空中燃烧,他用奉献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南方日报记 徐勉 王诗堃 通讯员 刘佳琳 林豆豆 宋星光 实习生 杨凤瑶 邵煦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