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9|回复: 0

最高亩产再次刷新高产纪录—— 绿色技术助玉米亩产创新高

发表于 2020-10-5 21:57: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在新疆奇台县的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实收测产暨现场观摩会上,由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的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开展了实收测产。
  9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对新疆奇台县玉米密植高产示范田开展实收测产。 明 博摄(中经视觉)
  结果显示,示范田玉米最高亩产达到1663.25公斤,打破现有1517.11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这是该团队第7次刷新我国玉米高产纪录。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范静、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科学院院长刘景德等相关专家以及当地技术人员等参加了现场测产活动。
  据悉,新疆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总场的玉米高产核心示范区面积共200亩,参试品种共78个,由该团队连续12年在此开展玉米产量潜力突破研究和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此次测产实收面积合计30亩,结果显示,示范田内包括MC670、中单111、中单8812在内的11个品种单产超过每亩1500公斤,高产主要由于亩穗数和单穗粒重均有所提高,其中最高产田每亩穗数达到8600穗,每穗单穗粒重达192克。专家一致认为,目前该项技术经过长期研究已趋于成熟,可稳定实现亩产1500公斤水平。
  据团队首席研究员李少昆介绍,研究团队自2004年起,在全国多个生态区组织实施玉米高产潜力探索,明确了“密植增穗增产,培育高质量抗倒群体,增加花后群体物质生产和高效分配”为核心的产量突破途径,选择耐密、抗倒品种,以高密度种植提高收获穗数。
  团队构建了玉米高产突破的理想株型与密植高质量群体调控栽培理论,并通过解析玉米产量与密度、灌溉量、氮肥用量的耦合关系及群体动态指标与水分蒸散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不同密度、灌溉量、施氮量的群体LAI动态模型和诊断模型。通过融合密植高产农艺措施与滴灌水肥一体化工程措施的精准运筹管理,实现了高产突破与节水节肥绿色生产的协同,使水分生产率大大提升。据悉,该项研究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藏粮于技”重大任务等多个项目支持,是实施“藏粮于技”以来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重大突破。(记者 常 理)

[table=100%,#ffffff][/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