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xx供电所人身伤害事故反思与体会
利辛供电公司 张良 汪海涛
不久前,临近公司xx供电所由于约时停送电,从而发生了一起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在基层,表现出人的行为不规范和物的状态不良好,但根子在管理。现结合利辛公司的实际和分管范围内的工作,本着人人参与谈谈对事故的体会与反思。
一、把握形势,识变应变,实事求是抓安全。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工作方法。公司拥有的人财物资源,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就是我们的工作实际。脱离这个实际,分不清理想和现实,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消极应付这个实际,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就会彷徨徘徊,裹足不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基于这个实际看问题,分清哪些是真问题,哪些是伪命题,哪些是主要问题派生出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轻重缓急,先后顺序;探求问题发生在执行层、管理层、决策层还是受客观条件的约束。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就可以动手解决了。这是非常浅显通俗的道理,因为在具体工作中对实际的认识有时存在偏差,有必要作出强调。
实事求是抓好安全就要定位准确。从地点讲,我们不是抓蒙城的安全,也不是抓涡阳的安全,我们抓的是利辛供电公司的安全,更进一步,我们抓的是张村供电所的安全或者汝集供电所的安全;从时间上分析,我们不是抓过去的安全,也不是抓将来的安全,我们抓的是现在的安全,减少将来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从企业性质讲,我们抓的是国企的安全,不是私企的安全。这些都是我们的管理基础,把我们的管理基础定位准确了,才能把握住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理想是工作目标,现实是出发点。这个定位不是不要借鉴成功的经验,也不是不汲取过去的教训,更不是不考虑未来。而是“借鉴、汲取”要和现在的利辛实际结合起来。基于这个定位,这届班子提出了“不争先,不落后,不图虚名,夯实基础”的工作基调,争取资金新建了一个220kV变电所,二个110kV变电所,二个35kV变电所。投入资金对城市主干网进行了绝缘化改造,现在延伸到乡镇政府所在集镇;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和农网完善工程,这就是我们定位准确,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了主要问题,这些投资坚强了利辛电网,抓的是大安全。
抓好安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讲问题不能搞的漆黑一团,不见天日;讲成绩也不能晴空万里,不见乌云。利辛公司安全管理上突出抓“两防”反“六不”,做好“二措”计划,落实“两票三制”,深入现场抓安全,重视员工安全培训;做到政工工作深入中心起作用,构建和谐求是的企业文化,打造团结一致的“四好”班子等等。因为我们定位准确,措施得当,这几年安全形势有了很大的好转,实现了安全管理的“七无”目标,这些成绩要总结。但是我们的安全没有根本好转,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基础还很不牢固,所以我们提到安全总有“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客观的内、外部条件的制约,这是一个重要方面,毋须讳言。另一方面,需要改进、改正,就是我们有些领导干部分析问题谈概念、谈表面、表层现象,不究实质问题,找不到焦点、难点;解决问题没有轻重缓急之分,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安排工作习惯于照本宣科,讲一些“绝对正确的话”,安排“绝对正确的事”,用一些教科书式的语言,生怕少讲什么,犯了错误。这看似面面俱到,实则离题万里;表面上是在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实质是真真切切地推卸责任。因为没有把具体的工作方法与实际结合起来,定位不准,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绝对正确的话”不管用, “绝对正确的事”没有落实。不管用的话就不正确,不能落实的事也不正确,要想过河就要解决“船或桥”的问题。我们深思的是,对这些问题我们找到过河的“桥或船”没有。
安全管理不能一蹴而就,急不得;要持之以恒,尊重科学,松不得,要常抓不懈,这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人的行为规律,组织的行为规律,物的生命周期都是科学,需要尊重。一天记住一个字,表面很简单,事实上是,记不住砍你的脑壳你也办不到,这就是人的行为规律。表而很简单的事,在简单的环境下做到很难,在复杂的环境下就更难做到。你可以把常用的字记住,但决不可能每天记一个字,这样的例子放在安全措施上同样,就值得我们去思考。有些安全措施需要周期性的强化,如安规的培训考试,一年一次;有些需要不断督促,所以抓好现场安全;人的记忆衰减也有规律性,所以编制“两措”,使用“一票一卡”,做好“应急预案”,抓好计划防止遗忘、疏漏;人的能力有限,所以要提升安全管理的科技信息化水平,增强安全的管控能力。一个组织总是由一而十,由十而百,抓管理重点就是找到这个“一”,带哪个“十”;这些都是认识规律,尊重规律的好办法。
二、历炼求索,提高领导干部业务水平抓安全。
省公司党组提出领导干部做到“四个参与”,领导干部既然要参与,就要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否则就成了乱参与,瞎指挥。靳仲平总经理提倡我们的管理是“修已的管理”,“修已”是对领导干部提升业务水平的要求。我们常说领导干部不仅要敢于承担责任,还要能担得起责任,会担责任。敢于承担责任是对待工作的态度;能担得起责任,会担责任,是领导干部的水平。
提高自身水平的第一要务是学习,首先要学习党的基本方针政策,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其次要学习国网公司,省、市公司的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近年来国网公司提出加快“两个转变”,加强“三个建设”,推进“三集五大”等一系列决策部署,省公司提出以“三大促三保”,市公司结合亳州实际提出“把握形势, 识变应变 ,历炼求索, 夯实基础”的十六字工作方针,这些都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科学发展的理论体系,这些都需要不断学习、思考;再次要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事物,主要是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开拓管理视野;还有,领导干部不仅要学好本专业,本职工作的内容,还要学习本专业之外的一些知识,丰富知识面。这样进行 “四个参与”,深入现场时即使讲得不够专业,也不致于讲外行话;最后,深入基层学习,领导干部要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工作中“望闻问切”。
第二要务是勤思考,多动笔。邓小平说“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干部要学会拿笔杆子”。因为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了,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性认识。这时候就需要动动笔,认真思考一下,把对问题模糊的认识变得更加清晰,把表象变为实质。把各类看起来零零碎碎,毫无联系的问题加以系统总结。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就能找到问题的实质,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抽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俗话说“不善于表达问题,就会说了也白说,甚至还不如不说”;“不善于分析问题,会让人整天瞎忙”;“不善于挖掘问题,就抓不住关键问题,甚至让假问题搞晕自己”,勤思考,多动笔,就能使我们善于表达,善于分析,善于挖掘问题,这样领导干部就能从零零碎碎,毫无联系的问题,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三、抓好思想工作,促安全生产。
领导干部都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履行好“一岗双责”。因为领导干部抓管理就要带队伍,用靳仲平总经理的话讲就是“管事理人”。抓管理就要带队伍,带队伍就要做思想工作;管理就是沟通,管理沟通也是思想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没有沟通就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因此,思想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关键是善于找到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具体到这个安全事故中,职工麻痹大意为什么;习惯性违章为什么,违反“安规”和“两票三制”为什么,为什么不负责任,这些“为什么”就是思想工作的切入点;如果领导干部说,这些问题我强调了,禁止了,学习了,检查了,考核了,从而把这些“为什么”归纠于员工,哪么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是不是失位了?不能说这些问题“我强调了,禁止了,学习了,检查了,考核了”就万事大吉了。孔子说“不教而战,是谓弃之”,就是说战士不经过教育就去打仗,等于抛弃他们,这个“教”是不是有做思想工作的一面呢?这个“弃”是不是有不负责任的意思呢?古人尚有如此认识,况乎党的领导干部,所以说领导干部要把员工问题当作自身的责任,这样做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就更强些,做思想工作就会心平气和地多。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多发问题就是思想工作的切入点,有必要深入研究,找准症结。思想工作做到位,沟通有效了,问题也就解决多半了。
深入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也要严肃纪律,强化执行力建设,“爱有时也会留下伤痕”。孙(武)子说“(士卒)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大意是对士卒过分厚养而不能使用,一味溺爱而不能令使,违反纪律也不能处理,就像骄子一样,是不能用来打仗的(责罚这样的士卒)。
四、夯实安全基础,深化信息化应用力度抓安全。
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完善安全生产的保证体系、监督体系和责任体系是必要的,必须的;安全工作规程是安全工作的基础,认真学习、内化为自身行为这也是必要的,必须的;还有很多基础工作,不在一一强调。除此之外,提升安全管理、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应用力度也是抓好安全的基础工作。这是因为,掌握本单位、本部门、本供(变)电所设备运行状况,对设备隐患有个清晰的了解是安全基础。过去我们习惯于使用手工方式,纸的办法统计、分析设备安全隐患,要做到了如指掌,在一个小地方还能应付,作为一个单位就很难。不能了如指掌,不能有清晰的了解对于安全问题的解决也就难于得心应手。安全分析有些问题有个定性的认识就可以了,有些问题要用数字分析,做定量研究,找到事物的度和规律性,这样提出的解决措施才有针对性。比如设备,谁生产,什么时间生产,设备安装在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多长时间出问题,出了什么问题,这就需要用数字分析;再比如两票合格率是多少,不合格的错误集中在什么地么,什么原因,这也需要用数字讲话,现在有微机开票系统,能不能引入利辛公司呢。很多时候不能笼统讲树障多,设备隐患多,人员素质差;正确的态度是分析具体,作量的分析,找出实质和规律性。这些定量分析用手工的方式,纸的办法,就比较难做,用信息化的方法,用数据库手段,就快一些,准确一些,时效性好一些,做到一目了然。基于这些认识,安全管理信息化工作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最好方法,时代的方法。所以说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比较公司其他业务的信息化应用,安全管理的信息化是一个较为薄弱环节,需要强化。安全管理的信息化与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密不可分,横向比较,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也需要加强。
五、抓安全要有整体观念,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吴平总经理在年中(2010)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集团意识、增强大局观。公司各级领导干部,不论是基层单位还是公司本部的领导干部,都要能够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推进工作。”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直实写照。上面千条线就是专业管理,下面一根针就是综合管理。现在讲系统管理就是找到个“体系”,不然显得你不够与时俱进。专业管理也会有专业管理体系,如安全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农电管理体系;甚至有的专业大体系下还要小体系如营销管理体系下就有线损管理体系。 体系管理是系统解决方案,专业体系突出专业个性和专业重点,所以“体系”是要得的;要不得的是有些同志拿到这个“体系”就像揣了把“尚方宝剑”。同一层次的专业管理体系有重点工作与非重点工作之分,有中心与辅助之分;但决无有无之分,没有高下之分;生产是中心工作,思想工作是辅助生产工作,但思想下降,生产滑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企业管理无论有多少子体系,都要服从公司管理这个大体系。况且管理体系的划分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没有像砌墙挖沟哪样泾渭分明,体系之间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医讲“辩症施治”,对企业安全存在的问题也要来个“辩症施治”,不然我们就会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要想“辩症施治”,就要不得 “尚方宝剑”心理,就需要积极沟通。温家宝总理说,“你给我一个思想,我给你一个思想,就得到两个思想”,所以说沟通很划得来。你是做安全管理体系,这个体系牵涉到生产,做安全体系的就要做好与生产体系的沟通。我是做政工工作,深入行政工作就要和刘总做好沟通。原因很简单,做专业管理对本专业掌握的深入一些,对非专业的就了解的浅显一些,这是分工使然,没有什么丢人的。因为各个专业体系沟通好了,没有高人一等的感觉,凌驾于上的气势,更没有强加与人的意志;不是蛮不讲理,而是靳仲平总经理提倡的“衡情论理”,就能使人心服口服,心悦诚服的接受,形成共识,就克服了本位主义思想,就做到了对存在问题的“辩症施治”,对问题的解决就会彻底的多。
安全问题是公司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之一,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之一,不是问题的全部,也不是公司工作的全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抓本职工作时想到安全工作,时时、处处留意安全,问题就少一分,设备、人员安全就多一份保证。作为党委书记,谈安全难免不够专业,谈思想,谈管理多一些,谈了一些人所共知的浅显道理,算作对抓安全管理的体会与认识吧,愿与大家共勉。
单位:安徽电力利辛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姓名:张良 汪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