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人民日报
四川西南部,汹涌的金沙江和湍急的大渡河之间,是广袤的大凉山。千百年来,彝族同胞在此聚族而居、生息繁衍。这里山高谷深、沟壑纵横,长期贫瘠落后,属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乌蒙山片区和“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火普村,是大凉山腹地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平均海拔2700米。2014年,全村187户780人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74户203人,贫困发生率达26%。
凉山彝区一直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牵挂。2018年春节前夕,总书记不顾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来到这里看望慰问干部群众,深情祝愿彝族同胞早日脱贫奔小康。而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以“绣花”为喻,指出要继续把彝区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3年多过去了,火普村脱贫了吗?“绣花”的功夫下得怎么样?近日,我们来到这里,深切感受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当地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发愤图强,用实际行动在凉山深处“绣”出了一幅脱贫致富的绚丽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