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石横特钢激活培训模式打造技能人才成长平台
山东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完善政策,打造技能人才培育工程。技能人才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了企业稳定的运行。公司实现了“人才成长与企业效益的双赢”的目标,同时被评为2007年山东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管理创新十佳企业。
该公司是一家集焦化、炼铁、炼钢、轧钢、机械制造为一体的大型民营钢铁企业。近几年,公司累计完成投资30多亿元,建成了国内一流的高炉、炼钢及轧钢生产线。一流的装备水平要靠一流素质的员工队伍支撑,特别要靠大批高技能人才发挥作用,才能迅速将现代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公司衍生于国有三线企业,员工知识、技能水平低,新职工多。如何依据企业的战略要求,来设计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既解决迫在眉睫的课题,又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公司确定了“创造品牌,培育员工”的企业战略, 创新体制平台,强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依据企业发展战略,确定科学的培训体系。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培训领导机构,把培训工作列入各单位经济责任制考核,像组织生产那样抓好落实。先后投资900万元,装备了培训中心电化教室和微机实习室,建成了电工、钳工、焊工、车工、机动车驾驶、天车司机等十多个实习场地。每年投入培训费用上千万元,聘用专职、兼职教师90余名,培训师资有了质的飞跃。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激发员工学习热情。建立了技术等级晋升制度、炉机长晋升制度、工人技师考评及聘用制度、委培生管理制度、员工业绩考核末位淘汰制度等,使培训、考核、使用、待遇有机结合。公司为技能人才成长设计了良好的职业生涯,技能人才通过助理技师、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路径,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每月给予300—1500元的技术津贴。
提倡职工自学,提倡岗位成才,逐步向“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单位”、“学习型企业”目标迈进。公司建立健全管理、技术创新机制,为技能人才发挥聪明才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创新奖励也成为他们年度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张旗鼓地奖励高技能人才和突出贡献人才。劳动模范、拔尖人才一次性奖励5000—20000元;对技术比武、比赛中的优异成绩者给予300—3000元奖励。
三是多措并举保证员工合格上岗。注重发挥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实践中攻坚克难、传授技艺的带头作用。实行分级负责,层层落实培训责任制,层层签订《新上岗人员培训责任书》,把对新员工培训的目标、任务和考核要求,明确到岗、到人,保证其合格上岗。开展技师带徒培训活动。培养有潜力的年轻员工。
四是三管齐下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一专多能人才,使每一个操作者都能熟练掌握两个以上相近岗位的操作技能,达到“多能工”要求。一方面提高了员工的综合技能,增加了择业能力和再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企业能根据产品结构变化随时调整岗位人员,最大限度地提高岗位和系统的作业效率。在推行过程中,先让操作人员按操作模块参加理论培训,然后在班组内进行轮换操作,达到技能操作要求后,每天数次进行岗位工作轮换。经考核达到“多能工”技能要求的,对受训人员和生产单位进行激励。公司已在15个生产单位、20多个工种岗位、2000名员工中开展了一专多能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2年来,成功开展了15个工种的员工技术比武活动,共有883人报名参赛,选拔出30名技术状元和88名技术能手,达到了以考促学、以比武促培训、规范操作、提高效率的目的。积极参与外部技术交流活动。选拔优秀员工参加省、市级“金蓝领”培训或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平台,提升高技能人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
3年来,公司举办各类培训班298个,培训员工22844人次,全员培训率达90%。组织员工技术等级晋升考试9150人次,组织新员工培训6333人次。
五是强化校企联合,不断为高技能人才队伍充实生力军。针对钢铁冶金专业人才紧缺的实际,从2003年开始,每年从应届高考生中和高职以上毕业生中选拔学员,送到大学进行专、本科层次的专业培训。受训学员要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和培训合同。已有129名本、专科委培生毕业回厂,充实了专业人才队伍。一般技能人才采用“订单”式培训。通过与职业学院对已完成基础课教学任务的技校、高职在校生进行提前择优录用,形成了订单、录用、培养、使用一条龙的新型技能培养方式,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要。
近3年来,公司有500多名员工参加省、市举办的技能竞赛和技能人才评选活动,共有116人次获奖。13人次获得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山东省冶金行业技术能手称号。1人被评选为山东省首席技师,4人被评选为泰安市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6人荣获泰安市、肥城市技能人才称号。
正是由于持之以恒地抓好了重点岗位人员培训,抓好操作技能的实训,公司保证了转岗人员和新职工合格上岗。技能人才的成长壮大不仅保证了生产的流畅运行,同时在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等诸多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年降低生产成本在亿元以上,公司走出了一条规模持续扩大、实力持续增强、效益持续提升、环境持续改善的科学发展之路。公司先后获得了山东省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第二届中国企业教育百强、中国最具价值民企百强诚信品牌、山东省优秀创新企业等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