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6 21:21:00
|
查看全部
聚焦关怀激励,增强归属感
强化堡垒建设。一是扎实推进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三基建设”,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两个清单”(即党支部建设工作标准清单、党支部委员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发挥好党支部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二是认真开展党支部组织生活“六个一”(即每月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会议、1次党小组会议,每月开展1次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党员大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组织生活会、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丰富党内政治生活形式,增强党员的组织归属感。
强化成长激励。一是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按照“一支部一阵地、一阵地一书屋(书架)”原则建好党支部阵地,实现党建书屋(书架)全面覆盖,极大满足了广大党员的学习需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建立“激励积分+激励菜单”激励模式,将党员先进性表现、绩效、荣誉、学历提升、技术技能提升等要素纳入积分管理,兑现相应的挂职锻炼、岗位交流、对标学习、专项培训等激励,为促进党员自我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激励软环境。三是实施“党支部建设年”专项激励,对在推动党支部建设中成效突出的员工給予相应薪酬奖励,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
强化思想关怀。一是探索构建 “同心聚力”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机制,细化党支部委员职责任务,灵活运用谈心谈话、员工辅导、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等规定动作和探访慰问、跟班作业、书记家访等自选动作,做到全方位、全覆盖掌握员工队伍思想动态。二是领导干部每季度安排3~5天与基层联系点党支部的干部员工同学习、同工作、同研讨,对基层联系点党的建设、重点任务、关键指标、短板提升、纪律作风等落实包干责任,促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及时掌握队伍情况及工作情况,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疏导,传递组织温暖,切实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
强化典型选树。一是持续开展典型人物梯队化培育,分层次、分领域发掘和培育典型人物,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设“平凡之路”栏目,着重宣传在急难险重和攻坚克难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二是开展“红榜送基层”工作,由单位领导班子带队将证书、奖牌送到获奖集体、个人所在的工作场所,增强仪式感和荣誉感。三是建设“荣誉殿堂”,将多年来为企业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党员等典型人物纳入“荣誉殿堂”,进一步提高先进典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聚焦深度融合,激发成就感
推动机制融合。制定并落实《党支部筑牢“安全防线”和“廉洁防线”工作实施细则》,把保障中心任务落实作为支委会、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的必议议题,作为主题党日活动的规定动作、作为对照检查的必查内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内容,有效构建起组织生活与中心工作融合的长效机制,形成“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推动载体融合。一是着力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做实“书记项目”,围绕生产经营重点难点,实行“一个项目、一名书记、一支队伍、一抓到底”推进保障机制建设,形成挂钩联动、动态管控、季度评估、成果评审的工作模式,着力解决中心工作“疑难杂症”。 二是聚焦群众用电需求,以供电所党支部为单位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政治服务、急修服务、营销服务、志愿服务“四个服务”行动,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三是持续开展“我是党员走在前,一区双岗创一流”活动,推动重要岗位有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着力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推进党的建设与生产经营融合互促。
推动考核融合。一是制定《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方案》,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考核评价重要内容,科学设置综合考评指标,精简考核内容,明确重点考核事项不超过10项的考核清单。二是优化党支部考核模式,采取日常研判、现场检查、员工访谈、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全方位考评党支部建设质量。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党支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有机衔接,按照“双等级”评定方式确定党支部所在单位(部门)的绩效考核等级,切实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的工作和战斗力,实现党支部党建责任制考核与经营业绩考核同频共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