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7 22:00:55
|
查看全部
做管制教育,你只需要两句话一天就完成了;赋权教育,对同样一个事物的教育,你可能两天都结束不了。因为你要做的是让孩子自己思考、反复思考,不断成长。每一种思考、每一个选择后面,又都跟着新的思考和新的选择。那么想想看,经历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的孩子,哪一种孩子更成熟?是那个管制教育下的孩子,还是这个赋权教育下的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还要先想一想:你管制孩子的时候,孩子会一直都听你的吗?不要说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未必都听你的,两三岁的孩子都未必听。在管制下长大的孩子,他可能暂时“听话”,但可能一直言听计从吗?可能成为一个未来能够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有很好的处理人生各种问题能力的人吗?不可能。为什么这么说?所谓管制就是你因为爱孩子,因为你怕他受伤害,所以你做的就是告诉他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听起来是爱孩子,但是你仿佛永远把他放到襁褓里,永远让他没有机会经历风雨,让他永远没有机会思考,让他没有机会自己判断、自己决策,也就没有机会成长。所以主张管制的家长表面上在爱孩子,实际上这种管制的方法是害了孩子。因为你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剥夺了他做一个“成人”的机会。
事实上,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跟孩子生活一辈子,总有一天孩子要独立成长,离你远去;总有一天他要独自面对人生的许多问题。而一直处于父母严格管制下,简单的只会听话的孩子,当他有一天离开父母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就算他还想听父母的话,可他每次都有机会听吗?更何况孩子进入青春期、成年之后会有自己的主见,会变得不听家长的话。而那个时候他完全没有经历过增能赋权的训练,他受的只是被管制的训练,那他怎么来处理自己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有各种各样可能的呈现,不可能一切都是你事先“管教”好的。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艰难的爱。”为什么?因为所有的爱都是把你爱的人留在你身边,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却应该是让孩子不断离你远去。因为你让他成长了,而这个成长、这个远去,是他有自己独立的成熟的思维,能够处理好即将面临的各种风雨的挑战的体现。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有足够的力量独自面对挑战,那就从他小的时候开始,进行增能赋权的教育。
比如具体到反性侵,父母一定要清楚:反性侵的能力,不是靠几节“如何防性骚扰”的课程便可以培养起来的。普通人都知道应该对性骚扰、性侵犯说“不”。但是,说不,是需要力量的。许多成年人受到性伤害就是因为没有“说不”的力量,而不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说不”。让孩子有能力、力量说不,就必须进行性教育,而且用增能代替管制。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二者在性教育中的一些具体差异(如下表所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