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8 16:55:29
|
查看全部
方法上的精准施策
对困难群众要兜底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任何时候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足、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面临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保障。要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用足用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要不断完善社会救济制度,进一步构建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灾害救助、医疗救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有效发挥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兜底保障作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对困难群众要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实际情况,善于发现问题、找到矛盾,才能精确地扭住关键、聚焦重点。“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只有摸到各地不同的“穷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拔除“穷根”。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不能搞“大水漫灌”,对贫困人口要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情况搞清楚了,才能把工作做到家、做到位。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张家长、李家短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对困难群众要雪中送炭。关爱群众,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切实做到群众哪里最苦、哪里最需要,政策、资金、力量就向哪里倾斜。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强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越要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此次新冠疫情使得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最需要帮助,也是政府和社会帮助的重点。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以“六稳六保”帮助群众解决社保、医保、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好特殊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坚决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防止因疫致贫或返贫。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