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9 16:34:56
|
查看全部
三、认识与启示
1.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既是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也是新时代下集团发展的使命担当。党、国家、政府和军方各级领导对集团公司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习总书记“8.26”重要批示,建设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既是我们的荣誉,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同时,集团在诸多方面距离党中央高期望仍存在差距,例如在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引领能力等方面与波音、洛马等公司差距明显。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是集团自身发展和改革创新需要,也是对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响应和有力落实,集团公司第七次工作会已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集团,结合国资委的世界一流企业标准,这必将助力集团公司对战略目标深入推动,也将成为集团实现“两步走”战略部署的重要历史进程。
2.坚持以国为重是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国资委选取集团公司作为军工企业的唯一试点单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是其具有政治属性,党的领导是集团健康发展的关键,世界一流建设必须坚持将国家利益摆在首要位置,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我们是筑牢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石,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二是其具有军工属性,我们要以强军为首责主责,努力完成好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重大专项任务,引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三是其具有社会属性,航天事业的每一次成功,均能引起强烈社会轰动,产生国内、国际巨大影响,极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凝聚力;四是其具有企业属性,作为公司,要做到主业突出、治理良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在国际同行业中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
3.我们要深刻理解“世界一流与世界第一、全面赶超与重点跨越”的关系。①“世界一流”不完全等同于“世界第一”。评价一家企业是否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主要是通过与同行业主要竞争对手的综合实力对比来做出判定,因此评价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如若在2021年全面对标“世界第一”,在资源统筹、配置上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我们需正确认识不足,重点关注和发挥好自身优势,将资源和政策都倾向于发掘制衡强敌手段上来。②以重点领域突破为主,带动整体取得实效。国资委明确示范企业要形成“顶层设计”和“路线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在部分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在整体上取得显著成效。因此,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过程中,我们要兼顾标准、突出重点,从而使得目标明确,战略部署才能有的放矢。
4.我们要准确把握“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国资委提出“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的世界一流企业标准,即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在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效率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等效益指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领先企业,在践行新发展理念、履行社会责任、拥有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企业。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相对集团公司、一院、总体设计部而言,建设世界一流航天企业必须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根本遵循。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集团公司、一院、总体设计部必须以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为重大战略契机和战略抓手,按照第七次工作会的战略部署,放眼世界、洞察新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有效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建设,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执笔人: 魏唯一 胡志军 张 军 张 菽 饶成龙)
(作者单位: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