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1|回复: 0

柯马凯:红旗下长大 扎根中国搞教育

发表于 2020-10-10 21:59: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柯马凯今年69岁,在北京生活了50年。从他的太姥姥到他的孙辈,一家六代人在中国生活了一个世纪,见证了新中国的辉煌发展历程,也为中国的英语教育作出极大贡献。2004年,柯马凯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这是中国政府为表彰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所设立的最高奖项。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我叫柯马凯,我1951年出生在中国北京。我父亲是英国人,1938年来的中国。我母亲是加拿大人,她就生在中国的成都。要说起我家和中国的因缘,那可就远了,已经好几代人了。

  一口地道“京腔”、一双老北京布鞋、自称是“红旗下长大的一代”。与寻常工作、生活在北京的外国人不同,柯马凯家族从一百年前,就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之前我姥爷先来的中国,那是清末民国初年的时候,在成都一所大学里头当教育系主任。我姥姥也学的是教育,她还在成都帮着办了个幼儿园和一个小学。

  柯马凯说,在中国经受苦难战乱的年代,他的祖辈父辈选择来到中国,留在中国,不是为了发财享福,而是为了理想与追求。

  柯马凯的父母都是共产主义战士。上世纪40年代,二人应中国共产党之邀,深入华北解放区农村开展社会调查,出版的人类学著作享誉海外。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协助创建中央外事学校,也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前身,成为新中国英语教学事业的拓荒者,培养了大批外语人才。2019年9月,柯马凯104岁的母亲伊莎白获得中国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以表彰她为中国教育事业和中外友好交流作出的杰出贡献。

  受到家庭熏陶,柯马凯从英国大学毕业后,在美国教了八年中文,1978年回到北外任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到北京工作生活,而当时的北京,缺乏相应的国际学校来解决外籍孩子的教育问题。1994年,柯马凯与朋友一起,开办了北京京西学校,这也是北京最早的国际学校之一。

  北京京西学校创办人 柯马凯:我办学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其实都是同一种思想,就是觉得我们不要生搬硬套地把西方某一种学校的办学模式端到中国来。我们要办一个有特色的国际学校,又能和西方的学校接轨,但是同时又能叫他们领会到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无论他来华一两年也好,还是待上十年八年也好,我希望他们终生都会留恋这一段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跟中国交上朋友,跟中国人民交上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