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1 17:05:20
|
查看全部
三、抓住“烘月托月”的方法,在扩大朋友范围上猛动真情
您千万别认为“对手是敌人”,实际上“对手是朋友”。此话不是高调,也轮不上鄙人在“班门弄斧”说好听的,而是自己和一些成功人士的真切感受。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富勒化妆品公司的一个叫约翰逊的推销员创建了只有500美元的资产、3名员工的约翰逊黑人化妆品公司。不几年,就这么一个小公司的“小产品”竟然独霸了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
当新闻媒体采访他时,他只说了一条让他成功的经验。他说:“想办法让竞争对手站在自己肩上,扩大朋友范围你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自己的企业管理了。”约翰逊说的“想办法让竞争对手站在自己肩上,扩大朋友范围”是什么?这不仅仅是生意人的职业道德归位问题,还是一个“烘云托月”的行销方法问题。
他的广告语是这样写的:“当你用过富勒公司的化妆品之后,再擦上一次约翰逊的粉质膏,定会收到想象不出的效果。”这条广告语一挂出,不但深深博得老东家富勒化妆品公司的好感,对手的戒心和敌意也荡然无存,而且又由于把自己的产品说得那么神秘,自然勾起了人们天生的好奇心,谁不愿意再花几个钱来买一盒约翰逊公司的护肤霜体验一下“想象不出的奇妙效果”呢?
果然,消费者很快接受了他们的产品,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接着,他们用挣来的钱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制造出一系列的新产品,最终超过了老东家富勒公司,独占了美国黑人化妆品市场。
记得中国人常讲得一句老话:“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尽管生意场是一个竞争的舞台,有你败我胜的可能,但绝对不是你死我活,你倘若把金钱看得太重,钱能往自己兜里跑吗?你假如都把同行看作敌人,满眼里都是腥风血雨,谁还敢
和你交际呢?没有人想和你交际,没有人敢和你往来,纵然你是“天下第一”,又奈我何?生意讲的是你来我往,才能四海皆兄弟,财源达三江。
南方李锦记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李惠森先生说得好:“企业之为企(人+止),意味着企业无人则止,得人心者得天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经营的唯一目的。”于是,他一贯坚持“思利及人”核心价值观。何谓“思利及人”?就是首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关注对方的感受,先满足他人的需求,同时自己也能得到收获,真正的实现和谐、共赢。这种充满辩证关系的价值观,包含了丰富的“达己必先达人”的智慧,也清晰地展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和一个优秀企业在当今社会怎样才能做到与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谐发展的风采。
世界著名的企业成功人士戴尔·卡耐基先生不是有一个被世界各国的许多人所认可的成功学公式吗,它的成功学公式乍听起来可笑,细品起来让人沉思,为啥?他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人际沟通和口才等综合素质。”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公式或道理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循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倒是我们有意无意地进入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生意误区,扮演了极不光彩角色,真正的结果如何?结果无非有两种情况,不是成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千古笑话,就是落个“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的下场。聪明人是不干这种傻事的。
内蒙古蒙牛集团5年创下100亿规模的研究者发现:与蒙牛同样体制、同样机制、同样理念起步的公司不在少数,除去团队及资本运作等因素外,似乎再也找不到蒙牛快速崛起的成功元素。
其实,它还有一个重要元素被人忽略了,那就是“烘云托月”,不树更多的敌人在自己的周围,尤其是在内蒙古。它的巨大的广告牌上赫然写着:“为内蒙古喝彩;千里草原腾起伊利、兴发、蒙牛乳业。”言外之意,伊利、兴发都是自己的老大哥,自己是小兄弟。
如此这般,即便是过去有点恩恩怨怨,现在以牛根生为领头人的蒙牛公开施礼,自己还能再继续小肚鸡肠吗?显然不可能。假如可能的话,天怒人怨。结果蒙牛以牛的脾气“发疯”式的发展。回头再看蒙牛的广告语,谁人看了不振奋呢?谁人看了不敬慕、佩服蒙牛的大度呢?谁人又好意思再要以往的淫威欺负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兄弟呢?完全可以断定:没有一个人这样做。
四、抓只一个“奇”字,在人们惊讶中狠下笔墨
何谓“奇”?就是少有的、特殊的,人们意料不到的,一句话就是超出常规的。人们虽然看到惊讶,但仍不失温馨,这种效果,是广告语的上乘之作。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南京长江机器制造厂新开发出一种“蝙蝠牌”电扇。当时,在我国的电风扇市场上,已有三千多个生产厂家在激烈竞争。蝙蝠牌电扇较之于其他品牌来说,还是一个“小字辈”,它还没有参加全国性的质量评比,消费者对它也很陌生。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蝙蝠牌电扇迅速打开市场,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呢?该厂不乏高人,他们打破常规,采取别出心裁、出奇制胜的方法,在南京租用了一家比较小的商场橱窗,让蝙蝠牌电扇在橱窗里昼夜不停地运转,并在橱窗内醒目地写着:“自1981年4月1日起连续不停地运转,请您计算一下,现在已经运转了多少小时?”这种旨在“转给你看”的传播方式立刻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的注意。当他们发现,这台电扇确实昼夜不停地运转而没有中断时,对蝙蝠牌电扇的质量也就确信无疑了。
结果,蝙蝠牌电扇很快占领了南京市场。随后,在全国其他城市也如法炮制。后来,蝙蝠牌电扇果然成为中国内地地区家喻户晓,倍受消费者青睐的名牌电扇。
可以明显地看出,蝙蝠牌电扇在行销上的运作成功,关键就在于厂家独辟蹊径的广告策划。策划者深谙消费者的一个基本心理状态,那就是,再“好”的电扇也不是摆设,也得转,而且要转得稳,转得快,转得时间长(寿命)。
因而,他们没有重复其他商家在新闻媒体上大做广告的作法,而是选择了最具说服力的传播方式——“转给你看”的实物展示,再配上贴切的广告语,自然起到“耳听是虚,眼见为实”的不俗效果。当然,这种传播方式不如其他新闻媒体传播得快,但快绝对不是好,好就是在产品质量优良的前提下取得扎实稳健的企业行销效益和社会效益。
尽管蝙蝠牌电扇的生产厂家也许已经改换门庭,这种电扇也未必在市场上还能看着,但橱窗那只“蝙蝠”昼夜不停扇着的景象想必都还在人的脑海里定着格,温馨着每一个人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