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2 14:51:29
|
查看全部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企业培训,3D打印的教具都能够为教学带来积极影响。例如,在向中小学生展示新知识的时候,将书本上只有平面图像的内容打印出来,势必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
又如,在培训课堂上,讲师可以任意设计新颖的教具并打印出来辅助教学。3D打印尤其会为技术类培训带来诸多便利,如各种生产工具、模具的设计与改进,昂贵耗材的模拟,都可以通过3D打印来完成。
“产销者”改变工作与生活
3D打印既是本地的,也是全球的,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允许信息化制造者在任何地方打印,并能够迅速转移到其他可以连接到物联网的地方。越来越多的产销者开始在家生产和使用简单的产品,而制造较尖端产品的中小型3D打印企业则可能聚集在当地的科技园区,以实现横向扩张的规模效应。人们有望摆脱长时间的通勤,未来,拥有15万~20万人口、被绿地包围的小型城市中心,将慢慢取代密集的城市核心和广阔的郊区外围。
慕课教育
全世界已经有数以亿计可以接触到互联网的年轻人,分享变得很普遍,一旦他们生产了音乐、录像、文本之后,发送给一个人还是十亿人的成本都是一样的。大学课程也是一样,在过去两年中,全球有六百万学生在网上点击观看了在线大学课程,这些课程来自最好的大学和教授。
消除“隔离感”
虽然学生对慕课热情高涨,但教育工作者发现,参加慕课学习的学生中,实际完成课程及通过测试的人数往往比在实体教室学习的比例低很多。这是由“隔离感”导致:在教室里和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会产生一种团队感,能够激励学生不掉队,而慕课教育则更考验学生的个人意志。同时,大多参与慕课的学生在午夜甚至凌晨观看在线课程,这时候,他们往往精神疲乏,更容易分心。通过为学生提供“混合班”,学生一方面在网上上课,另一方面仍然与其他师生一起参与课堂学习,可以解决加入慕课的隔离感问题。
重新定义学习
中国的大学也正在参与慕课制作,制作一节课的视频大概需要花费五千美元,而将课程发送给一个还是十亿个学生的成本都接近于零。学生们不仅能够在网络上免费听取课程,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支持他们由此获得学分。
世界一流大学开始了一场博弈,它们冒险参与慕课,希望慕课能为其带来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并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不过,长远来看,它们的作用将随着慕课的冲击而减小。全球性虚拟共享将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全新教育模式,而实体学习最终只会发挥更为少量且外在的辅助作用。
在成人学习中,慕课也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支持自主与随时随地的学习,人们不必支付高昂的学费,不再受限于严格的教学时间,就可以在慕课平台上习得更多技能。同时,很多课程开始提供相应的资格证书,这些证书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
共享时代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零边际成本社会里,资源过剩已取代资源短缺,这与我们现在所习惯的社会完全不同。共享时代,人类社会会经历心理和生活方式的重建。
所有权向使用权转变
如果说财产私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那么私人拥有汽车就是这种特征的体现。而现在,所有权和排他权正在向使用权和纳入权转变,相对于拥有一辆汽车,年轻人更愿意使用汽车。只需缴纳一点会费,人们就可以成为汽车共享俱乐部的成员,需要时便能随时用车。汽车共享为家庭节约了各种养车支出,也减少了碳排放量,并带动了其他出行方式的增加。
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汽车共享服务行业将逐渐超越欧美国家,比如,杭州已经开始试验电动汽车共享服务,并十分流行。
就业形式的改变
IT和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对人类劳动也产生着巨大影响。大数据、高级分析、算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正在整个制造业、服务业和娱乐行业中取代人类劳动,并有望在21世纪上半叶从市场经济中解放出数以亿计的劳动力。
基础设施建设 中短期人才需求激增
现实情况是,物联网既导致一些工作消失,又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就中短期而言,如果在世界各地大规模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这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将带来劳动力需求的最后一波大幅增长。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将现有的建筑改造为绿色微功率厂房,并安装氢原子和其他存储技术设备。此外,全球电网将被整合成为一个能源互联网,道路系统和燃料基础设施也将面临改造,甚至包括在道路沿线和停车场安装直插式充电装置。
中长期:人才推动社会发展
从中长期来看,就业机会的增长方向将从市场相关部门转向共享模式,预计最晚到21世紀中叶,全世界大部分受雇人员将在协同共享机制下的非营利部门工作,参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至少会在传统市场上购买少量产品和服务。而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部门将由少数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通过智能技术进行管理。
工作的终结
智能技术对有偿人力劳动与专业工作的大量取代,开始打破资本主义制度的运作模式。经济学家无法面对的是,当智能技术提高生产率,从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时,市场资本主义将怎样变化?如果只有少数人从事有薪工作,是否有足够的人购买商品和服务?
首先,不断扩张的零边际成本经济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经济过程的认识,“产销者”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协作生产,消费和分享自己的商品与服务。
其次,劳动力被释放出来,可以转移到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中去。未来,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将变为个人的社会归属感,以及对超越与意义的追寻,而非物质财富。
人类的未来
在交换经济和共享经济的角力中,经济学家最后的担忧是如果所有事物都接近于免费,那么研发新商品和服务的动机就不复存在,因为发明者和创业者无法收回先期投入。但是,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从旧秩序中脱离出来,融入新的经济模式。在协同共享时代,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看作积极的参与者,而非工人;更倾向于把个人属性看作才华,而非技能;更愿意在社交网络上展示自己的创意,而不是在市场经济中从事刻板的工作。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说,新兴的协同社会经济给予了他们挖掘自我潜力的机会,带来了比传统资本主义更多的精神激励。
在接近零边际成本的社会中,人类所需的基本物质将几乎全部免费。在以充裕而不是稀缺为中心的经济环境中,智能技术将充分施展自身的力量。物联网将每件事与每个人相连,使人类首次实现了作为一个延伸的大家庭,彼此产生同感和进行社交。更为重要的是,人类的历史发展进程还将从对物质无限增长的坚持,转到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承诺上来,这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意义十分重大。伴随这一转变而来的就是人类心理的改变,这也是向协同时代和生物圈意识的飞跃。
(本文根据里夫金先生在全球创新者大会上的演讲和著作《零边际成本社会》整理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