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58|回复: 0

发展产业是长久之计(扶贫手记)

发表于 2020-10-13 13:42: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音恩格尔嘎查第一书记 范利军
2018年,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来到了离家300多公里的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巴拉贡镇巴音恩格尔嘎查。嘎查共有53户贫困户,已于2018年底全部实现脱贫,之后的主要工作就是巩固脱贫成果,把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在这个阶段,发展产业是长久之计。

经过充分调研,反复琢磨,我们最终决定以建立肉食品加工厂为切入点,形成“牧场+工厂+市场”的产业链发展模式,让好东西卖出好价钱,这一项目的实施让村集体年收益增加了16万元。之后,依托当地龙头企业,我们让村集体参与奶牛代管代养项目,年增收4万元。另外,我们还通过完善嘎查集体风干肉厂的产品包装,提升附加值,让集体经济稳步增长。

我们通过推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逐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原本由政府承担的部分扶贫工作,逐步向嘎查集体转移,以集体经济扶贫济困、久久为功。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摆在我们嘎查面前的“硬骨头”是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入住率还不够高。这个集中安置点的人员主要来源于两个嘎查的牧民,共92户,其中贫困户69户,随迁户23户。为了推进这项工作,组织上派我担任这个移民新村的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我从此就住在村里,吃百家饭,解百家事,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逐步完善,搬迁入住任务圆满完成。

新村人气骤增,农牧民的发展信心更足了,村民致富的期盼也让我有了更大的奋斗激情,通过进一步调研和洽谈,“努比亚黑山羊”养殖项目即将落户到移民新村,到户的光伏项目将惠及这里的农牧民,特色大棚种植在秋后也将选址建设……我作为新村的建设者之一,看到新村一天天变化,心里更踏实,也更有成就感。

两年多的驻村生活,让我发现了农村牧区的广阔前景,如果产业项目选准,引导得当,肯下功夫,农牧民增收致富的目标就不难实现。有机会和农牧民一道探索产业发展之路,让我对乡村振兴更加充满期待和信心。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我们的奋斗目标,定能让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本报记者  张  枨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