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13 16:18:14
|
查看全部
境界三:正气
修身之道,首先是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及习性,这就是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说,如果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反过来检查自己的视听言动,以便修正、改进,为之后成事奠定基础,只有自己行为端正,才能“其身正,不令而行”。而反求诸己的方式在于“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这就是要有自省、反思和自我超越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境界和素养。在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古人也讲求“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也”,“君子义以为质”,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特别赞成的,也没有特别反对的,一切以是否合乎正义、道义为判断标准。
讲正气、走正道,始终流淌在中国传统商业道德的血脉之中。无论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还是“以义取利,利济天下”,无论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还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那副知名对联,莫不是其生动写照。历史也一再证明,染邪气走邪道的企业,哪怕曾经如日中天、声名显赫,最终也是昙花一现,成为匆匆过客,只有讲正气走正道的企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打造百年基业。
回望那些优秀的成功人士,无不是一身正气。有的敢为天下先,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有的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有的坚持以实业为本,秉持工匠精神,立志打造“百年老店”;有的走在改革开放前沿,推动产业模式变革;有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及精准扶贫行动……他们发扬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为我们勾勒出了“讲正气走正道”的画像,树立了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境界四:躬行
传统修身之道还尤为重视切实躬行,践履不辍,不尚空谈,这一文化传统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易·蒙卦》讲:“君子以果行育德。”就是说,君子以果决的行动培育自己的德行。“行不力,则虽‘精义入神,亦徒为空言,而盛德至善竟何有于我哉?”如果不能做到,对道德精义领会得再深刻,也只是空洞的言论,于己无益。我们的世界不是《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而是一个婆娑世界,永远有缺憾,永远有不完美,也永远有挑战。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有人选择旁观或呐喊,有人选择躬身入局。躬行有两个对外认识,两个自我认识。
第一个对外认识,躬行表示对世界的一种谦卑。世界不缺昂头挺胸指点江山的人,也不缺那种不站同一屋檐下的挑剔,而是需要我辈匹夫之责。英雄有英雄的大本事,匹夫有匹夫的精卫之力,只有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在事中,理应当仁不让的觉悟者,才有可能低下头去做一些事情。
第二个对外认识,是认可世界不美好的必然。如果你非要把自己逼成一个完美主义者,
结果一定是很累。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到答案,一步就能跨到目标时,反而没那么有吸引力。不断求索的过程可能才是真正让人充实的来源。
好的管理者除了和员工探讨愿景、使命、价值观外,更多的是用行动去感召下属、感召同事,工作最困难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遇到问题的时候一同竭力去解决,为下属的进步欢呼,更要为下属的困难寻找解决办法。
对于如何做到躬行,作为上级,不能只是工作任务的布置者,要和员工一起探讨达成目标的路径,越是困难的工作,越是要给员工指导。如果只是把公司的任务简单地转嫁给下属,就没有承担起自己岗位应有的职责,得不到下属和客户的尊重。
躬行,要入客户的局。在公司里每个岗位、每个部门都有企业内部的客户,每个人的工作不是以上级领导为中心,而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赋能。为客户赋能就要站在客户的立场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开展工作。绩效和满意度差的管理者,多是不“躬行”、不“入局”。
境界五:忠诚
古人修身讲求志向坚定,毫不动摇。屈原在《离骚》中也讲:“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同时,中国文化以“道”为最终依归,并形成了一以贯之的“道统”,为维护和弘扬这一道统,古往今来,历代士人君子无不殚精竭虑,坚忍不拔,一如既往地身体力行,践履不辍。“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始终展现出对精神追求的持之以恒和坚贞不渝。
曾有人针对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聘用人才的品质要求做过一项调查,他们都一致地选择了“忠诚”,可见忠诚对企业有多么重要。忠诚是为人之本,对朋友要忠诚,对亲人要忠诚,对国家要忠诚。职场人更要具备忠诚的品质。
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是否具备持续良性发展的潜质就看这个企业的员工是否对该企业忠诚,因为忠诚的员工会发自内心地维护企业并为其努力奋斗。举个例子,A和B都是IT专业出身,同时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负责软件开发,A能力出众,B能力差于A,A比较浮躁,B比较稳重。他们共同开了一个软件,客户很满意,公司决定给予他们俩一定的奖励。A觉得太少了,B觉得很满足。于是A决定带着自己的思路跳槽,他去了另一家公司,待遇是原来的三倍左右。这家公司是他原公司的竞争对手,这家公司挖他的时候也是冲着这个软件技术去的。三年后,A还在不停地带着技术换着公司,而B还是在那家公司,做到了副总的位置,工资虽然还是没有别的公司给的多,但每年的分红也很多了。B觉得他在这个公司有归属感,他觉得为这个公司牺牲一些是值得的。A和B有不同的境遇,是因为职场上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老板更看重的是忠诚。
修身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想要真正做到这五种境界并非易事,只有以古人为镜,时刻提醒自己要修身正己,才能不断修身,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