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01|回复: 10

冰雪中,我们唱着同一首歌

发表于 2008-2-4 21:37: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些天来,怕听到手机短信声,怕接到抢险电话,灾情现场报道的紧张让时间对我来说,显得越来越不够用,可是,作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我来说,职责不允许我不到现场去,我知道,只有深入的采访,才有鲜活的新闻。
累啊,真的,连日来的现场采访,剩下了四个字,大家都累,特别是一线员工,他们更累,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袭击江西,日平均气温之低、冻雨范围之广,极为罕见,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困难,上犹县紫阳、五指锋、双溪、寺下等多个乡镇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冰雪灾情,在罕见的严冬,在偏远的山区野外,在采访的每一天里,我都被一股股暖流,一片片真情,一种责任感动着。
罕见的冰雪让难于见到冰雪场景的上犹县电力职工没有心思赏景,在五指峰乡苏州坳救灾抢修现场,连接抗灾指挥的该乡35Kv线路发生倒杆断线,几十个员工奋战在距离五指峰乡30多公里的野外,离最近的营前镇也有20多公里,抢修人员的一双手套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被冰湿透,断了的线路结着酒杯大的冰块,白天修好的电线当天夜里就断,没办法,大家只好第二天又修,多日的停电让这里吃饭都相当困难,工地附近的老表家里米都没了,几十人的抢修人员连吃饭都无法保证,大雪封山,饿了,从几十公里外冒雪送来的盒饭送到工地已是冰冷,为了尽快的恢复灾区供电,电力抢修人员只好在夹着浓雾的瑟瑟寒风吃。让人感动的是,当地老表在现场送来了开水,用自家的柴火艰难的在雪地上生起了火堆,好让抢修人员烤一下冰冷湿透的衣服和手套。这位姓黄的老表说,我将近60的人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电力员工确实辛苦,说句心里话,他们确实辛苦。
关键时刻,公司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同志也参加了抢险,当地政府组织的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来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来了,市公司领导来了,市政府副市长刘建平深入施工一线看望和慰问一线员工,并带来了上级领导的关怀问候和期盼,各级领导都纷纷要求抢修工作必须做到安全抢修、科学抢修、有序抢修,尽最大努力尽快恢复供电。上犹县供电公司经理刘河林等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在五指峰乡苏州坳救灾抢修现场,他还和员工一起冒雪放线,从他布满血丝的双眼中,我知道他已经太久没休息好了,随行的一位公司管理人员告诉笔者,在此之前,为了工作,他已经三个多月没回家了,现在又遇到了这样的天气,他的手机每天因为现场指挥和在来回各抢修现场的路上了解掌握汇报各地灾情和抢修新的进展情况差不多要用掉三块电池,然而,当笔者提出要采访他时,他却用有些沙哑的声音要求要把镜头多对准抢修员工,多写写员工。
当领导中共上犹县委书记何福洲伸出自己有力的手和抢修员工紧紧地握在一起,一位员工说:“书记,您的手好温暖,我的手又很冷”,书记立即再一次把手伸向这位员工,久久地握着,反复叮咛着。电力员工原本一句怕弄脏握冷书记的手的一句普通的话,让在场的笔者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此刻,党和政府的心和普通电力抢修员工的心连在了一起,真情在抢修现场传递,关爱在电力员工心中流淌。而和报社电视台的陌生的或熟悉的记者编辑联系时,他们在自己辛苦的同时,总不忘道一声辛苦,祝福一声新年快乐。
在紫阳供电抢修现场,不少员工已经十多天没洗一个澡,刚下车拍摄采访的笔者脚冻的钻心的痛,尽管摄像机有防震功能,心里想多拍些画面,但拍摄久了,手中的摄像机中的画面也有些轻微抖动,有几次差点被冰滑倒,幸好手中的摄像机没被损坏,在寒风雨雪中信号好点的地方接电话,有些僵硬手很不听使唤,经常把键按错。但在抢修现场没一个人喊苦,没一个人叫累。在现场指挥抢险的一个电力员工告诉笔者,今年的年夜饭也不知道到在哪个抢修工地吃,虽然他们就是本地人,没有在出门在外的人回家过年路途的辛苦,可是他们由于抢险,家或许就在身边不远的地方,他们也无法已亲人团聚。当笔者提出要采访他时,他却一边干活,一边婉言谢绝。
笔者了解到,现在公司全体员工主动放弃节假日,提出今年春节不回家。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在这些看到和听到的事实面前,在抢修现场,再华丽的辞藻也显得苍白无力。用一个前来慰问的领导的话来说,在冰天雪地中抢险,本身就是一种责任,一种奉献,一种牺牲,更不要说别的,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
(徐新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1:38:47 | 查看全部
   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1:49:55 | 查看全部
向所有冰雪中的战士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3:14:29 | 查看全部
写得好 电力员工确实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3:15:51 | 查看全部
累啊,真的,连日来的现场采访,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3:41:39 | 查看全部
绝对支持加亮操作!谢谢永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4 23:42:49 | 查看全部
罕见的冰雪让难于见到冰雪场景的上犹县电力职工没有心思赏景,在五指峰乡苏州坳救灾抢修现场,连接抗灾指挥的该乡35Kv线路发生倒杆断线,几十个员工奋战在距离五指峰乡30多公里的野外,离最近的营前镇也有20多公里,抢修人员的一双手套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被冰湿透,断了的线路结着酒杯大的冰块,白天修好的电线当天夜里就断,没办法,大家只好第二天又修,多日的停电让这里吃饭都相当困难,工地附近的老表家里米都没了,几十人的抢修人员连吃饭都无法保证,大雪封山,饿了,从几十公里外冒雪送来的盒饭送到工地已是冰冷,为了尽快的恢复灾区供电,电力抢修人员只好在夹着浓雾的瑟瑟寒风吃。让人感动的是,当地老表在现场送来了开水,用自家的柴火艰难的在雪地上生起了火堆,好让抢修人员烤一下冰冷湿透的衣服和手套。这位姓黄的老表说,我将近60的人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电力员工确实辛苦,说句心里话,他们确实辛苦。
这段写得感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2 17:13:2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2 20:10:0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7楼曹永龙于2008-02-04 23:42发表的  :
罕见的冰雪让难于见到冰雪场景的上犹县电力职工没有心思赏景,在五指峰乡苏州坳救灾抢修现场,连接抗灾指挥的该乡35Kv线路发生倒杆断线,几十个员工奋战在距离五指峰乡30多公里的野外,离最近的营前镇也有20多公里,抢修人员的一双手套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被冰湿透,断了的线路结着酒杯大的冰块,白天修好的电线当天夜里就断,没办法,大家只好第二天又修,多日的停电让这里吃饭都相当困难,工地附近的老表家里米都没了,几十人的抢修人员连吃饭都无法保证,大雪封山,饿了,从几十公里外冒雪送来的盒饭送到工地已是冰冷,为了尽快的恢复灾区供电,电力抢修人员只好在夹着浓雾的瑟瑟寒风吃。让人感动的是,当地老表在现场送来了开水,用自家的柴火艰难的在雪地上生起了火堆,好让抢修人员烤一下冰冷湿透的衣服和手套。这位姓黄的老表说,我将近60的人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雪,电力员工确实辛苦,说句心里话,他们确实辛苦。
这段写得感人
    
真实真切!写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2-14 19:38:21 | 查看全部
再来感动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