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9|回复: 0

把劳动教育放在田埂之上——西安一小学“花式”践行“爱粮节约”

发表于 2020-10-14 20:14: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新华网

  古城西安小雁塔脚下,一处占地9亩多的“农田”在秋雨中显得愈加葱翠:十多块菜地对称排列,里面生长着瓜果蔬菜和时令花卉。这块长势喜人的菜园子,并非出自专业农技师之手,而是由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小学学生们精心打理的“博种园”。

  走进“博种园”,记者看到,从常见的萝卜、白菜、大葱,到城里不常见的棉花、荸荠、薄荷,学生们栽种的农作物种类多样。“2016年末,学校着手把这片荒地修整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就是为了让孩子在感知农耕文化的同时,体验‘粒粒皆辛苦’的不易。”小雁塔小学校长钱发成介绍说。

  据学校六年级语文老师王瑶介绍,今年4月份,为开展“一粒米的历程”主题活动,学校引导学生种植了一片旱稻。国庆长假之前,学生们首次体验了稻米的收割、脱壳、烹制的全过程,也感受到耕种的艰辛。

  “孩子们都是第一次拿镰刀,有的不敢拿,有的割破了手,还有的用力过猛,弄得人仰马翻。经过收割、脱壳,我们现场用电饭煲把糙米蒸熟,分给每个孩子一小口。有的孩子当场就流泪了,说没想到一粒米生产的过程居然如此艰难,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王瑶回忆说。

  把常态化劳动教育放在田埂之上,小雁塔小学探索尝试差异化教学。“每周,根据节气、时令和劳作难度,我们会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入园劳动:一二年级以播种、除草等为主,三四年级参与移栽、间苗,五六年级可以锄地、收割。”钱发成说。

  从一块荒地到学生们的“博种园”,四年多来,这里已经栽培瓜果蔬菜、五谷杂粮、时令花卉、中医草药等110多种作物。但劳动教育课程的探索却不能止步于此。

  据钱发成介绍,为了让劳动教育更加体系化、多元化,学校还邀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指导编写劳动实践教育课程的校本教材。“下一步我们计划与小雁塔所在的西安博物院开展农耕文化的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们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实践中传承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