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44|回复: 0

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并非“偏向”

发表于 2020-10-15 14:54: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机构纷纷发布关于世界经济的预测和展望报告。比较一致的观点是,2020年的世界经济,只有中国能够保持正增长,其他国家都将是负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国经济2020年增长率预计为1.9%,比6月预测值1%提高了0.9个百分点,并预测中国2021年经济增速将达8.2%。世界银行预测的数据是,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2%,比6月初的1%上调1个百分点,同时预计中国明年经济将增长7.9%。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对中国2020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最高,为2.7%,比此前的1.2%提高了1.5个百分点,并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加快至7.5%。其他一些国际组织或机构,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和展望,大多也在2%和8%左右,一致看好中国经济。

  国际机构纷纷看好中国经济,显然不是国际机构对中国的偏爱,更不是偏向。事实上,就在前两年,有些国际机构还在唱衰中国经济。这些机构的态度之所以发生从唱衰到看好的转变,决不是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变好了,对中国的感情变深了,而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向好,尤其是中国政府在驾驭复杂局面方面的能力,让有些国际机构不得不做出这样的转变。

  中国能够在遭受疫情强烈冲击和影响下,齐心协力,共抗疫情,加快复工复产、及时恢复供应链,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还积极主动帮助世界上其他国家抗击疫情,足以证明中国在应对疫情影响和稳定经济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防控疫情的压力巨大。特别是疫情发生时,适逢春节,人口流动更广更多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用短短三个月时间,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在全球疫情蔓延后,又严防输入,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境外输入问题。正是因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才能够顺利复工复产,让更多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快速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即便在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中国也没有放松疫情防控,而是两手抓、两手都得硬,大大提升了复工复产复业的效率。特别是十一国庆长假,一系列经济数据展示出了中国疫情防控的重大胜利,也给了广大居民进一步释放消费热情的信心和决心。今年十一国庆长假,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恢复79%和69.9%。餐饮、线下商场、旅馆、影院等,也都恢复了七成左右。

  就企业层面来看,自步入复工复产通道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就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快速打通供应链。尤其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如雨,从金融到财政,从宏观到微观,可以说是哪里需要哪里下,哪方面缺水就哪方面补。同时,还借助应对疫情的机会,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服务效率。这一切都对企业复工复产发挥了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企业都基本恢复正常水平,这为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全面复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所以,国际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并不是偏向中国,而是中国用行动回答了许多国家没法回答的问题,克服了许多国家没有克服的困难,解决了许多国家没有解决的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