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1|回复: 3

马化腾获住房补贴 谁来为弱势群体代言?

发表于 2010-10-29 16:26: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腾讯公司CEO马化腾也领政府住房补贴?!这可真是新闻。根据近日公布的《2010胡润IT富豪榜》,马化腾列富豪榜第二位,总资产高达293亿元。 10月12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公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第三季度住房补贴拟发放名单。华为、中兴以及腾讯公司多名高管均在领取住房补贴的公示名单中。

“嫌贫爱富”在许多场合下都是我们这个社会丑陋的表现,作为政府理应为弱势群体争取更多的利益,理应为弱势群体做好最后一把保护伞。但看到这则新闻,笔者不得不瞠目结舌。

诚然,政府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吸引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力所能及的优惠措施无可厚非,但如果连经济适用房这样的福利蛋糕都能由政府代劳分一杯羹,我们不得不感慨政府的“嫌贫爱富”观有失公允。本来社会民众对政府的经济适用房的诟病就颇多,作为政府理应做好示范,用实际行动对民众的诟病作最有力的还击。但我们的政府却恰恰相反,不但没有用实际行动还击,反而却实实在在为民众提供一把诟病的利剑,深深刺进了政府的咽喉,也刺痛了民众的心。

尽管深圳市有关部门在官网中公布的684位获得经济适用房补贴的名单中,也有一些弱势群体,但是这并不能从根本上粉饰政府的偏见和优劣意识,仅仅一个身价近300亿的马化腾就可以让政府的经济适用房政策颜面扫地。难怪有网友会在微博里戏谑,“现在经济适用房补贴的领取标准也太高了,身价不过200亿,你就不好意思去领。”这真实折射出民众对权力傲慢后的无奈。

毫无疑问,“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现代政府应用的执政理念,政府在公共福利资源的分配上政府也应当厘清激励与特权关系。经济适用房本来就是国家为那些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如果政府也敢把坐拥293亿身价的马化腾化为低收入人群去领住房补贴,笔者不得不感叹:此事的“荒唐可笑”。但笑过之后,我们不觉得可悲吗?当“嫌贫爱富”成了政府的行动准则,我们还能指望谁来为弱势群体代言?(杨井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09:03:23 | 查看全部

向巨富发房补凸显人才政策之困

  
  深圳将向包括拥有资产293亿元的腾讯CEO马化腾在内的多名企业高管发放购房补贴或贴息。消息一出在网上引发热议,多数网友认为拥有大量财富的阶层不应该享受政府住房补贴,也有网友质疑深圳市的住房补贴制度。

  对于一个已有住房、不缺金钱的富人,我们硬要给他住房补贴,他会感谢政府吗?这就好像一个刚刚吃完豪宴的人,再给他一个窝窝头,他会不会觉得多余而不屑一顾?这只能是人为的“垒大户”,故意加剧两极分化,引起群众的不满和贫富对立。

  但是,深圳向马化腾们发放住房补贴却是师出有名的。向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后备级人才发放住房补贴,这是政府重视、关心、吸引人才的基本战略,是深圳市2008年推出引进高端人才的系列政策早已明确的。腾讯、华为、中兴、TCL等高科技行业集中了较多的地方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所以成为获得住房补贴的“大户”。

  一个旨在吸引人才的政策为何发生异化并引起社会的非议?说明这个吸引人才的政策有问题。一是动机的功利化。政府如何吸引人才,很多地方都把利益引诱作为唯一手段,我以为未必正确。真正的人才更重视政府的信任和提供创造业绩的环境。二是操作的一律化。帮助人才解决困难,应根据实际需要,而不是一刀切。那些尚未谋得高职位的后备级人才可能需要政府帮助解决住房问题,而为马化腾们发放住房补贴纯属多余,也毫无正面意义。把政府和人才的关系看成纯粹的利益关系、交换关系,是一个误解,如果人才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得不到重视,他们心目中的政府形象还是会大打折扣的。(殷国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6:42:17 | 查看全部

给富豪发房补 这钱花得两头不讨好

如果高层次人才只是一些成功人士,这种激励也只相当于人家的九牛一毛,人家未必领情,反倒惹得真正需要的人不满。政府的人才激励政策,如果能帮助到草根创业者,给未来的“马化腾”们,倒也花得值得

身价293亿元的腾讯CEO马化腾也领政府的住房补贴!这样的消息,相当吸引眼球。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近日发布的信息,深圳市从去年起已为高层次人才发放住房补贴296人次,共计3244万元。领取住房补贴或贴息者,不乏腾讯、华为、中兴、

TCL等高科技行业高管,此外,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大学、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等多名国家工作人员也在名单中。(10月28日《新京报》)

每月3000多元的补贴,对于资产以百亿计的马化腾来说,当然算不得什么。但是,那些买不起房的弱势群体或者立足未稳的白领,看到这事儿肯定有些不满。损不足而奉有余,赢者通吃的局面,显失公平,也与中央改革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要求背道而驰。

购房或租房补贴,原本是应该发给住房困难群体的。尤其是在房价居全国前列的深圳,需要补贴的人肯定很多,发给哪些人,确实是个问题。如果钱基本上都给了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确实有碍观瞻。像马化腾这样的人,不缺房子也不缺钱,每月发几千块钱,人家也未必领情,这样锦上添花的事,意义不大。腾讯方面最新的回应称,尊重深圳特区的人才政策,马化腾所获的住房贴息,将全部用于慈善事业。言下之意,发房补那是政府的规定,马化腾也不会在乎这点小钱。看来,即使作为吸引和鼓励高层次人才的手段,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更值得关心的是,用财政资金给某些个人发房补,这样的决策如何出台的,是否征求了公众的意见。我还比较好奇,领取这个补贴需要怎样的程序,需要单位开证明吗,需要公示住房情况和家庭收入吗?需要带身份证复印件吗?在我们印象中,领取政府补贴,都需要走这些程序的。但给这些大腕发补贴,恐怕这些程序都省了。

说白了,所谓的住房补贴,并不是为了帮助住房困难群体,而是作为一种奖励,为吸引高层次人才而设的。而在个别城市管理者看来,外来打工者、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是需要用房价门槛筛选出去的低层次人才,显然不在补贴之列。但是,如果高层次人才只是一些成功人士,这种激励也只相当于人家的九牛一毛,他们未必领情,反倒惹得真正需要的人不满。政府的人才激励政策,如果能帮助到草根创业者,给未来的“马化腾”们,倒也花得值得。问题是,现在的政策,并不能惠及这些人。对于马化腾这样成功的企业家来说,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法治化的市场环境,才是最大的激励。

深圳一年3000多万元的住房补贴,发给这些富人,如细雨落到水面,连个像样的响动也没有,但是如果用于补贴困难群体,却能派上大用场。深圳房价之高,在全国数一数二,确实有很多优秀人才,受阻于住房门槛,用住房补贴作为人才激励的手段,确实有一定吸引力。但是,作为政府,更应该承担起公共服务和保障弱势群体的义务,如果深圳能带头解决好住房保障问题,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就不愁吸引不来优秀人才。(丁永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08:59:40 | 查看全部

“补贴”富豪当以荣誉表彰为主更为合适

  深圳将向包括拥有资产293亿元的腾讯CEO马化腾在内的多名企业高管发放购房补贴或贴息。消息一出在网上引发热议,多数网友认为拥有大量财富的阶层不应该享受政府住房补贴,也有网友质疑深圳市的住房补贴制度。

  这样的一条新闻引发热议是必然的,在当下的国内,贫富差距两极分化逐渐显现。国家对于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某些敏感政策势必会引发强烈反应。当地政府近日针对某些富豪们发放房补的举动,为什么会引发大家的热议?

  最直接的因素可能就是富豪们腰缠万贯,财大气粗,难道还需要国家的贴补?他们有钱了本应该回报社会,回报国家才是。而对于这些钱,应该补贴给真正需要补贴的人才是。

  当然,当地政府肯定有当地政府的目的和想法,政府一定以为补贴富人和穷人,这是两个不同的社会福利体系,这是两码事,一方面是对穷人阶级的救助,比如最低收入保障、安居房等,这个是应该的;另一方面为了鼓励对社会有突出贡献人士,吸引有助地方更好更快发展的人才来创业发展,这也是很必要的。

  但问题是,我们也不否认,这些快速崛起的富豪,这些所谓的高级人才和精英们的确为地方做出了许多贡献。我们不禁要问,在所谓贡献的背后,各地政府是否已经给过他们各种优惠和政策了?抛开中国企业家的‘原罪’不谈,不管从政策、从财政、从土地、从税收等等方面,他们大多数都是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多少应该算是幸运儿,可以表彰,但一定应该注意方式方法,正常的做法是,应该以荣誉表彰为主可能更为合适。

  当地政府推出这个政策,可能本意是想留住人才鼓励继续创造财富,但是这样做是否同时变相的扩大了贫富差距呢?我们国家的政策,一再强调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但如何体现在更多的包含基层的广大人民群众,怎样合理的分配财富可能更值得深思,尤其联想到当前居高不下的房价,是应该更多的让老百姓得到补贴还是政策倾向于富豪呢?

  住房补贴对于那些社会底层的老百姓们来说是及时雨,是雪中炭,可对于富豪来说不过就是一顿饭而已。不能盲目地施行这些财政分配政策,如果这样,只能让广大贫民百姓感到心寒。

  或许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方式方法有待商榷。还是那句话,什么是执政为民呢?当地政府应该好好思考下这个问题,只有真正为民了,富民了,民富才能国强!(庞凤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