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60|回复: 0

老成都里有少城

发表于 2020-10-17 16:02: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古时候,对于成都人来说,少城仅仅只是一个梦,一个被高墙隔离开来、可望而不可即的“都市秘境”。

  春秋战国时期,秦灭蜀后,秦国宰相张仪被秦惠王派来成都修建城池,张仪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按照咸阳的规制在成都建起了太城(亦称大城)和少城(亦称小城)。东边大城,郡治,是蜀太守官司舍区域,乃政治中心;西边少城,县治,是商业及市民居住区,是经济中心。二者泾渭分明,不可逾越。

  到八旗军占领成都之后,在少城遗址上建立了专供自己居住的内城,为“八旗”营地,专供满族人和蒙古人居住,始称满城:南起小南街、君平街;北达八宝街;东起半边桥、东城根街;西至金河街、同仁路。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少城才打开了它神秘的大门,真正和成都融为一体。

  少城开门之后,曾经高高在上的旗人跌入凡尘,为了他们的生计,成都劝业道周孝怀将祠堂街关帝庙后侧的水田、荒地、正蓝旗前厅、马厩、仓房、柴薪库以及附近旗人居住的永顺、永清、永济三条胡同拆除作为公园用地,随后在全川挑选能工巧匠,开沟、堆山、移花、植树、建亭、造馆。仅仅用时半年就修建了迎禧楼、观稼楼、松韵楼、湖心亭等,面积达50余亩,唯许旗民于园内开业谋生,并收门票,任人游观。

  自此,成都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公园。

  少城公园一经诞生,即对成都城市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民众分享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

  当年,四川爆发了保路运动,民众主要的集会场所就在少城公园。两年后,人们在少城公园树立了保路运动纪念碑,少城公园顿时声名远播,成了全国知名的城市公园。

  1950年,少城公园更名为“人民公园”,沿用至今。

  最初,少城公园内开设有六大茶馆,有不同的茶客:“鹤鸣”以教师为主;“枕流”以学生为主;“永聚”为介绍青年男女结识之场所;“绿荫阁”以军政人员为主;“射德会”以体育国术为主;“浓荫”以棋客为主。

  到今天,只留下了鹤鸣茶社。无论是外来游客,还是本地人,要体验最成都的茶馆生活,都要到此一游,坐上竹椅,泡上一碗茶,细品老成都的味道。

  近百年来,少城公园一直是蓉城百姓体验老成都文化、品茶观景、游玩休憩、识朋会友、养生健体的最佳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