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重庆10月17日电 立体宜居——多系统多维度整合的城市空间国际学术论坛日前在重庆举行。论坛活动为期两天,包括开幕式、主题展览等。
当日,与会人士围绕“立体城市的多维开发与更新”“立体城市的精细化场所营造”“立体城市的标志性与地域特征”三大板块举行专题论坛,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和交流。
近年来,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在建设多元化、高效化、精细化的当下,如何打造高密度、立体化、复合化的城市空间,如何将城市发展从"摊大饼式"向"三维立体式"推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品质、拉动功能价值,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一个紧迫而必须的课题。而这一课题给出的答案,就是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在会上提到,在中国城市化逐步达到顶峰、城市密度几近饱和的今天,“立体城市”无疑是城市建设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
在主旨演讲阶段,中国建筑学会原理事长宋春华强调,关于高密度、立体化,需要做好管控。城市高度并非越高越好,要科学合理选择合适的高度,使其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扬长避短。同时,垂直发展应统筹地上与地下,有序开发地下空间。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典型的“立体城市”,近年来在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据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千里介绍,重庆是一座山、水、城深度融合的极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在近年的城市建设中,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加速成网,为推行TOD等策略和模式奠定了基础,并悄然改变了居民工作、生活、休憩、出行方式。
2019年重庆启动“两江四岸“核心区品质提升工程。“两江四岸“历来是重庆城市发展的主轴,也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也成为重庆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发展的典型案例。
“相信通过这场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激情碰撞,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立体城市建设水平,也将为重庆带来城市发展借鉴,助推重庆城市建设更上一层楼,助力中国乃至世界立体宜居、空间整合城市理论与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论坛相关负责人说道。 |
|